评价过去十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框架,是一件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总体看来,货币政策基本实现了传统的政策目标,即保持高增长、保障充分就业、维持价格稳定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但是,货币政策决策在预见性与时效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可能放大了经济波动。另外,一些政策在确保实现短期目标的同时埋下了不少中长期定时炸弹。过去十年间,ZF一直强调要兼顾保增长、防通胀和调结构三个方面,但事实上,在决策过程中往往把调结构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另外,还有两个长期风险均与货币政策相关,一个风险是持续上升的杠杆率,另一个是不断增大的房地产泡沫。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刚刚走过一半多的路程,货币政策框架也仍然呈现明显的市场与行政混合的特征。现在增长模式要转型,经济要走向完整的市场体系,货币政策也应该与时俱进。改进货币政策的质量,不仅要改善决策本身,可能还需要把工作做到货币政策之外,比如经济数据、金融改革和地方ZF行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