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88 11
2013-10-22
  近日,“全国首届黄金大米品尝会”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举行,300多名转基因铁杆支持者参加了活动方所组织的报告会,并参加了设在华中农大国际会议报告厅的“转基因大米晚宴”。国内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不绝于耳,今年6月份农业部发放三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就引发社会各界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表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压力较大,一方面城镇化不断推进,农用土地在十八亩“红线”处徘徊,各地乱征、乱建、滥用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农民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加,农地抛荒、粗放耕种现象在个别地区较为明显。近些年进口的农作物品种、数量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收储政策在保护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的同时也导致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倒挂,国内粮食生产缺乏竞争力。

  转基因农作物具有明显的优势,单产高、抗虫害能力较强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农药使用量。我国目前已经批准种植的有转基因棉花等作物,因为不属于口粮所以各方面阻力较小。转基因大豆油是目前国内人们食用较多的一种,因为进口的大豆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大豆。这也导致人们对大豆油的青睐下降,今年来,人们更多的倾向于高端油品,如玉米油、稻米油等。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中国人对转基因食品尤为的不信任。在国外,生产商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由人们自主选择。虽然有人对其质疑,但是人们的态度是平和的,转基因食品也不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得益于一国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而在国内,这种标识一方面是很少,另一方面是只要标识出来,大多数人都对其有抵触心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不确定。”而民众的态度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已经亲身体验或了解了那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对有标识的转基因食品那就是有多远躲多远。

  政府公信力的透支、食品安全事件的阴影、选择权的缺失、转基因科普知识的缺乏等,造就了目前的局面,不信任,不支持,抵触心理明显。从科学家的角度而言可以有多个理由来说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设立程序来论证,很大的概率可以过关,可问题的关键是人们不能参与、无法有效了解,反而会引发外界过多的猜疑。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生物技术理应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针对13亿人口口粮来做试验,显然有些欠妥。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经理郭凡礼表示,转基因农作物当前需要的不是“长篇累牍”的谈论其安全性,而是转变人们的观念,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理性的面对转基因技术、产品等。国内外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对转基因技术的现实需求等,是该人们更加理性、平和的面对转基因农作物、转基因科学技术的时候了。

  信息来源:http://www.ocn.com.cn/info/201310/chanpin221438.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0-22 17:54:22
去调查下美国的总统议员等高级官员们,超级富豪们,转基因科学家们有没有在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3 08:37:26
要让全面吃。首先农业部机关各部及研究所带头、国务院机关小食堂先试吃十年。然后再考虑视情况再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3 08:39:00
请农业部及其辖研究所的机构小食堂首先带头试吃十年。然后再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3 09:34:10
有道理,转基因本身也许对人有危害,也许没有危害,但在没有确定这一点之前就拿13亿人口做实验这显然是欠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3 09:43:06
问问那些搞市场推广的人,大众的慎重选择错了吗?现在都是人人家1个孩子,我们为什么要为转基因冒出这么大的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