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转基因水稻,越国计谋的现代版?(一)
楼主
ysw660827
2018
6
收藏
2010-01-27
转基因作物需要更少的农药和花费,从而节约农民的成本?非。巴西南部就有一个例子,当地出现了一种杂草,无论用多大剂量的草甘膦,都无法杀死它,只有施用杜邦的
Classic
除草剂,才能够凑效。除草剂市场因而出现了细分情况,一种专利的除草剂只能用来对付特定杂草,总的用量反而上升。同样,由于需要购买高昂的种子和配套的除草剂,农民的收益流失严重。
不过必须提醒的一点是这些转基因巨头正在加紧研究“终结者”或者“背叛者”技术,前者使得作物种子在收获季节自杀,农民无法保留其进行下一季的播种,后者使得作物内部的基因启动因子只有在特定的化学诱导剂的作用下,才能够被激活。这两项技术都将加强农民对巨头的依赖。
还有我们获知在注重信用记录的美国人看来,转基因生物“四驾马车”显然够不上清白。孟山都、先锋良种国际公司、陶氏益农和先正达都存在着生产高毒化学品、倾倒工业废品、商业贿赂等诸方面的不良记录。例如孟山都这个成立于
1901
年的化学公司,生产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多氯联苯(
PCBs
),这种东西后来被证明会造成严重的大脑损害、生育缺陷鹤癌症。孟山都还是越战期间生产橘剂的主要厂商,这种化学品是为了除去越南茂密的丛林枝叶,使得越南士兵无所遁形,其主要成分是二噁英。此后,孟山都在英国威尔士南部的采石场非法倾倒了包括上述两种有毒品在内的约
67
种化学药品。
恩道尔在“粮食危机”一书中似乎想告诉读者,把日常进食交由这些恶贯满盈的化学公司之手,不论如何都称不上让人放心。然而事情确实朝着并不理想的状态发展,战后,这些企业纷纷实现转型,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他们开始疯狂发展转基因植物技术。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政府扮演的角色耐人寻味,
1992
年,老布什在一项总统行政命令中,裁定所有的转基因植物与同品种的传统植物“实质上相同”。实际上,大型农业综合企业高官与政府官员之间的交叉任职和亲密合作,使得这一裁定的出现并不偶然。孟山都作为橘剂的生产商,与中央情报局有着良好的关系,而老布什,便是前中央情报局局长;
1991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AO
)设置了负责政策的副局长职位,首任副局长是迈克尔•
R
•泰勒,此人曾经为孟山都做过代理律师并打赢官司;
20
世纪
90
年代初,孟山都的首席科学家玛格丽特•米勒也曾在
FAO
任人类食品安全司副司长;小布什的农业部长安。维妮曼在
2001
年进入政府部门,此前,她是孟山都属下一家生物技术子公司卡尔京公司的董事长;前任美国贸易代表米奇。坎特离开政府后在孟山都的董事会谋到了一个职位;孟山都的董事会中还包括威廉•鲁克尔斯——那尼克松和里根时期的环保署署长;迈克尔•弗里德曼是孟山都的制药事业部西尔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曾担任
FAO
的代局长;孟山都的公共事务副总裁临达•
J
•菲舍曾任美国环保署预防、杀虫剂和有毒物质办公室主任……
从这种不厌其烦的列举中,或可窥知为何美国政府一直对转基因工程网开一面。
四、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在取得了政府的支持后,农业综合企业开始在美国和全世界大力扩张,阿根廷,成了第一个的试验品。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阿根廷的农业生产体系是多样化的,不仅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还能产生大量的剩余,然而好景不长,
20
世纪
80
年代阿根廷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为了偿还债务,政变上台的军政府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对经济进行休克疗法,快速的私有化在农业领域也得以进行,极端便宜的农田被嘉吉、量子基金等外国企业或基金收购一空,大面积播种转基因抗农达大豆种子成为风潮。
且看孟山都如何确保自己获得高额利润的:首先,转基因大豆种子通过走私途径进入阿根廷,孟山都对之视而不见,等到转基因播种到一定规模,孟山都宣称要收取种子的专利费,并向阿根廷政府施压,阿根廷农业部不得布成立一个补偿基金;其次,由于基因改变,抗农达大豆种子可以经受住选择性除草剂草甘膦的喷洒,而这种除草剂只有孟山都能出售;再次,转基因大豆采取一种叫做“直接播种”的方式,用一种庞大的机器将大豆种子自动塞到几厘米深的小洞里而不不需要翻耕,这使得害虫和杂草与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一起生长,而加强对了孟山都除草剂的依赖性。
这种改造使得大规模的森林为大豆田让路,传统的作物为大豆让路,机器替代人工,农民一贫如洗,不得不逃到大城市中的贫民窟,传统农区受到飞机喷洒的抗农达除草剂的严重影响。到
2004
年,阿根廷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
3400
万英亩,在种植面积上仅次于美国,与之同时上升的数字是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口比例,这个数字在
1970
年仅为
5
%,
1998
年变为
30
%,到
2002
年,增至
51
%,以前闻所未闻的营养不良人口,到
2003
年上升到约占总人口的
11
%—
17
%。
五、专家如是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启发院士说,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大面积种植已有
14
年之久,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超过数十亿之众,至今还没有关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证据。相关实验也证明,转基因作物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在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分为
4
级,目前研究的农业转基因作物均为一级,即“尚不存在危险”。
而且,转基因水稻优势明显,在
2003
年到
2004
年开展的生产性试验中,植入基因的“
Bt
汕优
63
”的产量比同一品种的非转基因水稻高
9%
,而且农药也少了许多。
“可以说,转基因食品是有史以来评价最透彻、管理最严格的食品。凡是经政府审查、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均是安全的。”张启发院士说,“转
Bt
抗虫基因水稻虫不能吃,人能吃!因为虫和人吃的部位不一样。拿水稻来说,虫吃的是茎秆和叶片,人吃的是果实——稻谷。”
为了证明长期食用转基因稻米的安全性,张启发院士拿“小鼠灌胃实验”结果作为论据来解读说,“华恢
1
号”稻米中抗虫蛋白含量≤
2.5
微克
/
克,要达到
5
克
/
千克(抗虫蛋白与体重的比率)的接受试验的剂量,体重
60
公斤的人需要吃
120
吨稻米。“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实验结果推理,如果按照每天吃
500
克稻米计算,一个成年人即使吃‘华恢
1
号’转基因稻米
657
年应该是安全的,这个结果可供大家讨论。”
张启发吃过转基因大米自称口感不错
张启发院士称,他和实验室的同事们都吃过自己研发的转基因稻米,口感还不错。他认为转基因水稻的前景会非常大,“预计
5
年后是另一番景象”。
张启发院士说,“华恢
1
号”及杂交种“
Bt
汕优
63
”两种转抗虫基因水稻此次获颁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但并不意味着马上就可以投产。此后还要接受品种审定,并获得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后,才能推广种植,“估计要等四五年之后才能上餐桌”。
做实验给老鼠喂了
6
吨稻谷
为了做“华恢
1
号”和“
Bt
汕优
63
”
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系的毒性实验,检验其安全性,多年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给实验老鼠喂了
6
吨稻谷,实验结果经过第三方验证。
该校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中科院院士张启发领衔的科研团队,多年前已初步完成对转抗虫基因水稻技术的研究,但因转基因水稻备受争议等原因,这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系的安全证书历经
10
年申报才最终获批。
据介绍,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分阶段审批十分严格,从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生物安全证书(商品化生产)发放,全过程一般需要
8
年。张启发院士说:“如果加上品种审批和市场推广,一种转基因作物的上市至少需要十四五年时间,”“转基因食品是有史以来评价最透彻、管理最严格的食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ysw660827
2010-2-3 05:35:20
另外漏了两句:
张启发“院士”的全家都在美国!
农业部批准转基因水稻这一过程十分隐秘:一家国外通讯社最早发现这个消息时,它被摆放在一家‘几乎很少更新’的专业网站上,混杂在‘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中,连几乎每天都要去看一眼的绿色和平组织工作人员都没发觉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mingjingfeitai
2010-2-3 06:40: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ysw660827
2010-2-3 11:04:30
问: 转基因食品是什么来的?
答: 透过生物技术,科学家可以将某个基因从生物中分离出来,然后植入另一种生物体内。 例如,科学家认为北极鱼体内某个基因有防冻作用,于是将它抽出,再植入蕃茄之内,制造新品种的耐寒蕃茄。含有转基因生物成份的食品称为转基因食品。
问: 转基因食品有什么问题?
答: 转基因的动植物是人造的生物,而不是自然界原有的品种,它们对地球的生态系统来说,都属于外来品种。由于转基因的生物一样有繁殖及与近亲交配的能力,它一旦被释放到环境中(例如在农田种植),后患莫测,一旦出错,也难以补救。另一方面,人类长期吃用转基因食品,究竟有什么影响,仍然是未知之数。
问: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答: 直到目前为止,转基因食品在推出市场前都没有经过长远的安全评估,人类长期食用是否安全仍然成疑,而科学界对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没有共识。
·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国际权威机构都表示,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即是说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去评估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风险。
·国际消费者联会(成员包括全球 115个国家的250个消费者组织)表示“现时没有一个政府或联合国组织会声称转基因食品是完全安全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ysw660827
2010-2-3 11:20:49
转基因棉退化说明了什么
作者:蒋高明
最近,有报道称,在江苏省“棉花之乡”盐城大丰市调查发现:该省转基因棉推广进入第5个年头后,曾因转基因“优势”而产生的“增量”随时间延长被消耗殆尽;转基因棉退化于今年集中爆发;除了产量下降外,其质量也出现了严重下降,表现尚不如普通棉。
1997年,中国从美国孟山都公司引进第一代 “转基因抗虫棉”。在刚引进的几个年头,转基因棉花因以下“三条”优势受到了棉农广泛欢迎:一是农药使用量下降;二是种植成本下降;三是亩产总量上升。这“三条”造就了转基因作物神话,媒体和农学家盛赞转基因好处,至今还作为“经典”在引用。
然而,好景不长,转基因棉表现 “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目前发现的新问题也有“三条”:一是转基因棉质量越来越差,对纺织机器产生了影响,纤维质量不如常规棉; 二是转基因棉衣分率(籽棉向皮棉的转化率)下降到34%左右,低于常规棉;三是棉铃虫被基本控制后,盲蝽蟓、烟粉虱、红蜘蛛、蚜虫等刺吸式“小害虫”集中大爆发,“小虫成大灾”,用药量反而猛增。
转基因棉为什么会发生退化呢?让我们从转基因原理来回答这个问题。转基因生物技术,也叫基因工程,或称DNA重组技术,是在人工条件下, 把目标基因分离、克隆,打破生殖隔离,转移到目标生物中。自然过程中的基因重组, 只发生在同一物种内,异种之间是很难发生基因交流的。然而,通过生物技术,打破了自然界基因流限制,达到人类期望的目的,如抗虫、抗旱、抗盐碱、耐重金属等。
就转基因棉而言,当时主要针对棉铃虫危害,希望在棉花叶片里转入苏云杆菌基因,让棉铃虫采食苏云杆菌基因编码产生的毒蛋白后 “中毒身亡”。
然而,从生态进化来看,物种的基本权就是生存,希望“饿死”或“毒死”一个物种,那是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为了保命,目前棉铃虫被迫转吃别的作物,而那些次要昆虫转而为害,农民需要加大农药用量来对付。这显然是打乱生态平衡造成的苦果。
在生态学上,包括生物因子在内,存在着影响生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这些因子有的起主导作用,是主导因子;有些起次要作用,是次要因子。但是,主导因子和次要因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换。
转基因棉当时要控制的棉铃虫是主导因子,而今它们转变为次要因子。如果我们不尊重生态学规律,再去发明抗盲蝽蟓或抗烟粉虱、抗红蜘蛛、抗蚜虫的转基因作物,那只能是“按了葫芦起了瓢”,人类在小小的物种面前穷于应付而已。无论是借助转基因,还是借助剧毒农药控制“害虫”,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
由于人为引发了自然界不曾发生过的基因交流,目标物种对转入基因可能来不及适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就会表现出适应性变化。这个变化非常复杂,可能用人类已有的知识难以解释。产量下降或衣棉率下降等,表现出转基因棉对转入基因的适应反应,或转入基因干扰棉花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的结果。另外,因为基因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转移进目标作物的,基因逃逸的概率也远大于正常基因交流的作物,转基因作物稳定性有待时间的检验。
目前人类对待不希望的物种,如昆虫和草本植物,统统冠以“害”或“杂”,发明了剧毒的农药或除草剂灭杀而后快,不仅灭杀了有害的生物,也造成“害虫”或“杂草”天敌生物灭绝,造成农田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其不良后果是,农药越用越多,害虫也越来越猖獗。
我们在山东平邑县开展了这样一个试验, 在20亩试验田里,停止农药使用,改用诱虫灯让害虫“自愿上钩”,捕获的“害虫”养鸡。结果令人兴奋:农田里严重危害花生、玉米的金龟甲等“害虫”得到控制,就连靠近试验地的庄稼也很少虫害。而在普通农田里,农民每亩施加两遍剧毒农药——绿英,一次是在种植时拌种,另一次是在花生长成后灌根。不计劳动力和健康成本,每亩花了80元,但害虫照样危害,收获时,每穴里照样有3~5个金龟甲幼虫。他们不得不提前收获花生,以便从虫口里抢粮。
用生态平衡的办法,害虫是越来越少的,生态环境是越来越改善的。但农药贩子、转基因的鼓吹者不喜欢这样的结果。转基因打乱生态平衡后,再通过大量农药使用,继续打乱生态平衡,转基因和农药成了棉花现代农业的新“二害”。
在农业生产上,必须尊重物种生存权,恢复生态平衡。对于“害”虫控制,不能将目光仅盯着化学防治上,或转基因技术上,还要考虑物理、生物甚至人类传统知识的贡献。不能像现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继续干那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傻事了。
(作者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ssawee
2010-2-3 15:27:25
不用转基因水稻 以后靠吃进口大米?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princeqq
2010-2-10 19:58:14
ssawee 发表于 2010-2-3 15:27
不用转基因水稻 以后靠吃进口大米?
真是替博士生感到羞耻,这么弱智的问题也问得出来。
你干脆这样问算了,不用英语,以后靠把英语翻译成汉语才能博士毕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中国转基因水稻“闸门”洞开
转基因水稻,越国计谋的现代版?(引子)
激辩粮食转基因:是救星还是大患
关于转基因问题讨论的建议
我的命不值钱(贸然推动主粮转基因化将是亡国之举)
罗援:警惕以转基因物种为武器的新型战略打击
珍爱自身 远离转基因
中国被“转基因”的疑云
避不开的转基因
六问六答“转基因”
栏目导航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经管在职研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CPA注册会计师及其他财会考证
行业分析报告
热门文章
你的SSCI发表焦虑,AI真的能懂吗?——一篇 ...
CDA 数据分析师:统计制图实战指南 —— 让 ...
CDA数据分析脱产就业班于2025年08月02日开班 ...
2025年度国产AI芯片产业白皮书
这简单的几句话,完成了对传统和现代经济学 ...
数生万物,转型之本:数据资产运营白皮书-毕 ...
Machine-Learning-Tom-M.-Mitchell中文版.p ...
2025年中国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行业研究报告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数据.r ...
2025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