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版本的经适房政策,把经适房改名叫自住型商品房,结果只能是在权力介入下的资源再一次错配。每个地区每年的新房供给能力是一定的,这批房屋的供给会挤占总供给,而真正的需求方被迫陷入更狭窄的选择区间,从而进一步推高房价。
在货币政策和投资稳发展的总思路不变的情况下,房价的上涨趋势得不到缓释,老百姓的预期就无法逆转,出于早买早保值、娶妻成家等现实目的和时风的驱动,只要有机会全家都会倾力入市。高升的房价反过来会吸引更多资金进入这个行业,使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更难以获得生存发展的资金。这样就形成了国有及大型企业热衷拿地建房怠于产业升级和转型,而中小企业无钱和资源推进自身发展甚于面临濒于破产的囧地。而地方ZF在20万亿债务重压下更没有主动控制房价的积极性。
因此房价问题是中国目前一个关系全局的问题,需要中央ZF在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各方面作调整,单一的政策并不能使房价趋向理性,相反会因为权力的介入而引发寻租、资源错配,进一步扭曲市场价格。所以,还是先等等看十一月的会怎么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