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亲戚经营一个贵金属小企业,花了几百万买下了一个矿山,又花了几百万搞设备,政府认为水污染,他们又花了三百万搞环境改造,已经达到零排放,政府同意开工。虽然这样,他们认为值得,因为毕竟矿藏有数千万,但是新的市场上台,政府突然决定关停沿河所有的工矿企业,划定附近地区为水源保护区,他们投资了近千万全部泡汤,而政府的最高补偿不会超过100万。他们完全按照正规的手续办理,并且是所有企业中唯一一个达到环境标准的。眼看千万的投资打了水漂,并且这么重要一个商机丢失,他们却没有办法,无处说理。政府说是为了环境,为了宏观调控。
这几年宏观调控也许是最热门的经济词汇了,各级政府用宏观调控的名义到处侵害中小企业主的利益。关停小纺纱,小火电,小煤矿,小造纸厂,随意划定某个区域为保护区,任意规划,强制企业关停。并且这都 成为地方政绩。上海在说到产业结构调整时,动不动就说强制迁走数万家小企业,低附加值企业。可是我想问,为什么,凭什么要我强制关停,我违法了么,我漏税了么,我没达标么?政府自己在规划过程的失误却要我们承担成本,大家在称赞政府有力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被执行对象的我们。我们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款法律,可是政府就能随意变更法律,甚至根本就不需要修改法律,一个领导人的几句话,一个小会议就能将我 们数十年的积累全都泡汤。而国家赔偿法根本就不能对我们进行合理的补偿。那么我们就成为了牺牲品么。
我知道我们需要我更多数的人的利益而牺牲,但是在这样的环境做生意不能不提心吊胆,生怕下一轮宏观调控轮到自己,今天关闭小火电,提倡大家兴办小水电,也许再过十年小水电也要被调控掉,今天这一届政府拉你招商,五年之后就被政绩掉。
我不知道我的 抱怨有没有道理。现在我亲戚家没办法了,亲戚告诉我他只能考虑找关系,哪怕几十万,几百万也要找。我知道违法, 劝也没有用。亲戚是商人,懂得花几百万换几千万是值得的。我想正是不规范的政府行为导致了权力寻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