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浅谈
         生活在现代的中国是一种幸福,因为我们可以拥有较好的教育资源,可以有效的行使受教育的权利;如果不是生活在当下的中国,面对中国14亿左右的庞大人口,我不敢猜,我是否能有受到教育、切实享有并行使受教育的权利。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下,和中国的教育机构打了多年的交到,作为一名被教育者有些简单的看法,回馈教育我的老师和学校,以表示自己多年的求学时光没有白白的流逝。
        首先,向我敬爱的老师和学校表达歉意,因为我将提出老师和学校教育的第一点不足之处。在学校受教育期间,考试是我们唯一被要求面对的事情,虽然我因此掌握了不少的基础知识,但事实上,我不但不爱学习而且我更不喜欢这些知识。然而,在毕业了以后,在社会上历练,有了工作和生存的压力,有了对生存技能的向往,我努力的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尊重,对知识的热爱。在对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我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有了学习方法、有了通过知识而重新塑造的生活习惯。因此,我想说,我敬爱的老师们,考试不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对知识的敬重才是学生的必备。谨以此,来告诉后来的学子。
        其次,是学校教育机构的垄断地位,对此我表示极大的愤慨。因为,当我离开学校以后,没有机会在到教室里去的时候,我找不到一个可以再次学习的渠道(除了部分没有什么质量,却只知道收钱的机构)。庆幸的是,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经过数年的努力,无数次在网络上浏览,很多次的在书店里晃悠,终于在几年以后,我找到了一些书和一些教育资源。可是,在如今的社会,如果能有一些轻易就可以找到,完全免费或基本免费提供给社会底层或者想勇于进步的人一些教育机会(学校之外),比如已经基本消失的夜校、比如工地上的知识普及、比如工厂里组织的文化再教育、比如单位里的知识交流等等,而不是求知无门的情况。愿天下勇于学习的人,能够持之以恒、不畏艰险找到自己能够再次有效学习的途径。
       如果有一天,学校的教育机构只是基础知识教育和知识检验的部门,每一个想要学习的人都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大家都对知识足够的敬重,大家能不历艰辛就能找到学习的途径。那么教育不公平将极度淡化,每一个勇于进取的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学习将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习惯,生活的动力和激情将无处不在。
                                                                                                                                                                2013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