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912 0
2013-10-25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霍文琦) 10月19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报告》。报告预测,中国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为7.7%,CPI全年同比增长2.8%;考虑到ZF推进改革主动降速,预计2014年全年GDP增长率为7.4%,CPI全年同比增长3.2%。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经济增速自2012年第四季度的7.9%下滑到2013年第二季度的7.5%,而后在三季度回升到7.8%,显示经济运行基本实现软着落,进入平稳运行轨道。投资、消费、信贷等各项数据指标相对平稳。9月份CPI增速略有回升,但预计全年仍能控制在2.8%的水平。从进出口来看,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特别是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在QE政策面临退出的大背景下出现了资本流出、经济减速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需的增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仍将对中国经济持续施加压力。

  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召开。未来一段时间,一系列改革措施将陆续出台。而这一轮的改革更多的不是刺激经济的增长,而是着重在调整经济结构上下功夫。

  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即将掀起。这一轮改革对于短期经济增长而言是扩张性的还是收缩性的呢?该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这一轮改革是在过去5年财政、金融刺激政策显现“后遗症”之后推出的,也是在经历了过去10年高速增长之后,对全面调整各种机制问题呼声的回应。因此,这一轮改革的短期增长的效果可能是收缩性的。此轮改革要求在短期增长方面做出一定牺牲,但这种牺牲是必须的,没有这种牺牲,中国经济很难长期稳定增长。因此,未来一至两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将会在7%的低位区域徘徊。如果这一轮改革真正能够全面深入地贯彻下去,那么未来中国经济将会有可持续的更快的稳定增长。

  而该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表示:“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只有结构调整才可实现回升”。经济增速下滑以来,国家财政、企业收益、居民就业及收入等各方面受到很大冲击,结构调整没有取得明显进展,投资消费比率不合理状况加重,经济下滑压力难以减缓。只有彻底调整改变重投资、上大项目的调控思路,真正推进消费主导的内需扩大型结构调整,才能够摆脱下行压力,走上经济回升之路。

  此外,报告对世界主要经济体形势进行了展望。报告预计,美国债务问题仍将重演,主权信用面临降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不会改变,未来退出QE政策时也会是温和的,同时考虑美国的货币政策暂时不会收缩,美国经济仍将在复苏的道路上运行。报告还预计,欧元区经济缓慢恢复,改革调整仍在进行中。同时,报告认为,日本ZF准备在消费税上调的同时推出进一步的财政扩张政策,以期稳定经济,但提高消费税的负面影响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尚有待观察。在缺乏深入的结构性改革的条件下,仅仅依靠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并不能支撑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更多:http://www.nssd.or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