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职业都不比别的职业更高尚,任何职业首先都是谋生手段,然后才是实现理想;高校教师也是如此。如果你是学经济的应该懂得,良性有序的市场是要靠良好的激励制度实现而不能以来所谓的个人“道德”。较高的工资无疑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此领域并为之付出努力的最主要手段。如果不谈待遇空谈理想那动机才令人怀疑,这一点你去读一下shapiro and stiglitz的效率工资模型就应该理解。现实中,国外的一些大牌教授都经常通过转换工作来提高个人待遇,人家不空谈理想但却为人类的知识存量增加做出了贡献;反之有些人以为空谈,谈理想、谈奉献但实际却成了学霸。因为前者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后者只能通过僵化的体制实现垄断。有同学在本论坛发帖谈论工资收入我觉得是好事,应该鼓励,因为现在各高校在招聘时对国内博士一般不会事先讲明待遇,只是冷冰冰的一句“按规定办”。这表现了国内高校对人才的不尊重,须知匹夫亦有价。哪怕是招聘一个清洁工也应该事先讲明其享受的待遇同时规定其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促使很多同学不得不通过彼此的信息沟通了解高校的内部待遇。如果这种讨论多了,也会给一些高校形成声誉压力,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楼主可能根本不是学术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