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33 4
2013-10-27
  我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学术视野,归纳了几个问题。
  一是怎样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来源。我认为,马克思经济学的来源除了通常认为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马克思对他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现实经济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探讨。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研究经济学,1850年到1853年和1857年到1870年是研究较为集中的时间段。配第的《赋税论》发表于1662年,斯密的《国富论》发表于1776年,李嘉图的《赋税原理》发表于1817年,这些著述同马克思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年代有一定距离。从进行经济学研究的时间段来看,马克思对当时的重大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如当时盛行于英国的银行学派和通货学派关于货币和信用制度问题的争论、关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争论、工资和工作日长度问题的争论等。马克思还对与他同时代的主流经济学家的著述作了广泛研究,如对英国的麦克库洛赫和西尼尔、法国的巴师夏、美国的凯里等人的理论的研究。所以说,马克思不仅是在研究经济学古典文献中,而且是在研究当时的经济实践和主流理论中实现经济学革命的。
  二是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提出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总体方法论的提出,再到《资本论》第一卷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提出,展现了马克思经济学方法发展的轨迹。对马克思所表达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地位和意义,我们现在研究和强调得还不够。其实,这是唯物史观在经济学研究上的实际运用,是《导言》总体方法论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对经济学方法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明确的表述。
  三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册计划”和《资本论》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研究的焦点在于,马克思在1862年底正式提出撰写《资本论》后是否放弃了“六册计划”?如果没有放弃,《资本论》就是没有完成的著作。那么,怎样理解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和未完成的“六册计划”的关系?显然,坚守《资本论》第一卷的“完整体系”而否定“六册计划”的存在,或者以“六册计划”没有完成而否定《资本论》第一卷独立的科学价值的观点,都有失偏颇。对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是对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阶段的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起始于1843年底,1857年发生了重要转折,是马克思经济学以叙述为主阶段的起点。19世纪70年代初,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再次发生转折,从以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研究为主转向以世界历史为主题的研究。以世界历史为主题的经济学研究,不只是对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更是对世界经济关系总体的研究。
  记者:按我的理解,这4个问题主要涉及马克思经济学的对象、结构和形成、发展阶段等方面。
  顾海良:你说得对。五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发展问题。1843年马克思开始经济学研究时,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多有质疑。1845年到1846年间,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就由劳动价值论的质疑者转变为接受者,到1857年进一步由劳动价值论的接受者转变为革命者,实现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革命。马克思的这一转变历时15年,这15年是他一生科学研究的黄金时期。理解这一系列转变的内涵,对于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把握马克思经济学发展的理论基石,厘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新发展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六是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关系问题。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科学研究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也是理解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推进中国经济学创新的基点。不存在没有剩余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关于经济危机理论,在《资本论》中多次论及,在第一卷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论述中,阐明了资本积累的危机机理;在第二卷剩余价值实现的论述中,阐明了社会资本实现比例失调的危机过程;在第三卷剩余价值过剩的论述中,阐明了利润率下降的危机趋势。与剩余价值积累、实现及其趋势相联系、相结合的危机理论,对剖析当代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危机具有重要启示。





日本留学:http://www.weilanliuxue.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0-27 23:12:32
好全面!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8 09:02:32
《资本论》是唯物史观在经济学研究上的实际运用,是《导言》总体方法论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对经济学方法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明确的表述!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8 10:14:56
"二是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提出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总体方法论的提出,再到《资本论》第一卷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提出,展现了马克思经济学方法发展的轨迹。对马克思所表达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地位和意义,我们现在研究和强调得还不够。其实,这是唯物史观在经济学研究上的实际运用,是《导言》总体方法论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对经济学方法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明确的表述。"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绝对真理加历史决定论的哲学观点。这种哲学观点不是科学的哲学观点,这种哲学观点只能够产生宗教理论。所不同的也只是唯物宗教与唯心宗教的不同,而相同的则是以断言和坚信的态度去看待真理看待历史看待未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8 10:31:47
马克思使用什么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而不是自证逻辑的产物。你把他的剩余价值论视为什么“发现”,我看是他的发明。

具体说,人们根本无法区分整个劳动过程哪些是必要劳动,哪些是剩余劳动,他不过拍脑袋的自创一个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切分,于是就得出资本家“占有”剩余劳动而“剥削”工人的结论了。这种拍脑袋的游戏谁不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