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厚投资 www.tophold.com
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上周再度一路飙升,这不得不让人担忧6月的现金流危机再次上演,冲击全球市场。中国 Shibor的飙升,不禁让人想起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前Libor的飙升。
此次Shibor飙升最可能原因是中国人民银行(PBOC)于上周五第三次停止向银行间市场注入流动性。本周现金流将会更加紧张,因为月末银行需要现金以满足存款准备金要求。因此,中国央行很可能会在周二开闸放水,再次解救Shibor。
Silvercrest资产管理首席分析师Patrick Chovanec:
Shibor非常关键,因为它是我们可以看见整座山的冰山一角。
北京J资本研究公司Anne Stevenson-Yang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在海面之下,隐藏的是令人无比担忧的中国经济实情”。她对中国经济流动性的研究揭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速为7.8%,但中国银行业雷曼时刻发生的可能性却从未像现在这么大过。
银行存款,作为银行贷款业务的基础,目前增速越发缓慢。主要因为ZF压低利率,人们就将现金转投到收益率较高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或中国庞大的不受ZF监管的影子银行系统中去,而不再将钱存放在银行。
据J资本调查显示,目前银行的信贷业务员都要加班加点来达到规定的存款配额,而不是贷款业务。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联系贷不到款的公司,要求他们协助找到愿意将钱存到银行的储户,回报就是答应他们要求的贷款数额。为了吸引储户,借款公司直接将利息支付给储户,储户因此可以获得高达8%的投资回报,远远高于银行3.5%的收益率。这种现象已经极为普遍,甚至发展成了一项专门的业务“存款业务出租出借”。据中国资本报道,存款业务出租出借经纪人已经成为一个职业了。

此图是M2(包括准货币)和银行存款之间的关系图。
如果存款如此稀缺,那银行是如何通过每月月末存准金审核的呢?通过使用“准货币”——这个流动性极强的融资工具,包括像理财产品这样的表外业务,以及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后者是原本承诺在未来某一时点付款,而企业在到期日之前可以将汇票折现提前得到现金。通过与其他银行之间的回购协议,可以一举两得,既增加了存款,又没有背书。
据J资本研究,目前近四分之三的存款额由“影子货币”构成,“准货币”的创造速度比存款增速高的多。河北某银行经理告诉J资本,只要地方ZF融资平台需要支付贷款,他们就按“惯例要求”打印银行承兑汇票。
在整个金融系统食物链低端的银行,也就是不享受国家支持的小银行,在这场贸易中以中间商的身份获利。中国一位银行业知情人士告诉Quartz, 香港上市商业银行40%的利润来自银行承兑票据中间代理业务。
近期,法国兴业银行估计约3.4万亿美元的资金是用来偿还旧债的,数额高达中国GDP的39%。该测算与J资本的估计不谋而合,J资本估计新增贷款的60%被用于偿还原有贷款,在某些地区甚至高达80%。
发生此现象有很多原因。与近期良好的经济数据相反,中国实际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在访问和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业务经理们对“关于国家统计数据掩盖事实真相”直言不讳。因此,很多还没有利用信贷杠杆的行业已经开始出现收入下降的现象。
然而正当这些领域的企业在削减成本,清算资产来偿还贷款时,国有企业和地方ZF的债务却越来越多。
Slivercrest资产管理公司 Chovanec:
因为大家认为有中央ZF为其做担保,他们的“信贷额度无上限”,用这笔钱来实现必须达到的增长目标。尤其是地方性的基础设施项目。
前景一片黯然,但Shibor的飙升也可能只是偶然。但它揭示的问题是,中国金融系统对货币量的敏感与脆弱。如果ZF对影子货币采取严打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最后总结一下。
J资本Stevenson-Yang认为将来结果有两种可能:
要么经济会进入长期零增长阶段,要么银行倒闭,伴随着一场金融危机。但究竟银行何时会倒闭是无法预知的。整个系统的关键点在于,我们表面上看到的东西是被幕后操纵的。因为事关重大,银行永远不会让自己看起来像要倒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