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已经积累了巨大的债务负担。惠誉高级董事,中国债务问题首席专家朱夏莲称:“依靠信贷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瓦解,危机正在由表及里。”
以下5个迹象支持了她的观点:
1.直线下滑的5月出口数据
政府对于伪造出口数据的打击导致5月出口量的急剧下滑,相对于4月的14.7%的增长率,5月同比仅增长1%。这意味着出口增长甚至经济增长都远没有政府先前公布的那么好。
2.银行间拆借利率不断飙升
中小银行对资金需求更加迫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在6月初突然飙升,直接导致光大银行由于资金紧张,未能按时向兴业银行偿还60亿元的银行间贷款。再加上国家突然打击虚报出口发票,导致资金流动性不足。
3.严厉打击无担保贷款迫在眉睫
一个与打击虚假出口发票相似的计划正在短期银行票据问题上酝酿。2013年一季度,银行出具6700亿元短期银行票据,同比增加了198%。J Capital Research公司创始人Anne Stevenson-Yang说:
“过去几年,银行会虚构一些投资项目以创造更多的贷款。这些贷款没有被记入存贷比指标中。但是最近几个月情况发生了转变。一旦但这部分资金也纳入监管的话,恐怕中小银行的日子会更难过。”
4.企业虚假利润和债务危机
最新的财经报道称:广东的71家企业夸大收入超过10亿美元。而这一问题已经扩展到全国。福建一个乡镇的财务人员表示,这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所有的经济数据都有水分。企业通过信贷资金投入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来获取回报,夸大的收入掩饰了其主营业务增长的不足。正如早前我们讨论的,中国企业债务已经是GDP的220%。
5.地方政府极度缺乏贷款
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为了可以偿还债务,正使出全身解数以获得贷款。因此,他们不惜以17.5%-20%的利率借款,甚至为了平衡资产负债表,虚构一些抵押品。如果加强对于虚假发票的打击以及短期银行票据的监管,地方政府将很难再获得贷款,并可能陷入财政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