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46 3
2007-12-04
《华尔街电讯》WWW.WSWIRE.COM ( 日期:2007-09-03 09:25)

   经济学圈子里有一个说法,10个经济学家至少有11个观点。今天很让人意外,大家就一个观点——人民币要涨,只是要涨少还是多,有的人说大涨,有人说少 涨,反正听上去都是涨。下面听的人肯定都非常激动,像台湾人、香港人听了特激动,把自己家里的家具、房子全卖了,全搬到内地来,就等着人民币涨,等了三年 还没涨,结果把深圳的房地产炒得跟香港一样高,突然发现人民币没涨,炒房子的倒是炒出钱来了,也不错,所以他继续炒。

  我说这个故事实际上是说,中国汇率升值的压力到底有多少,是炒出来的,还是真的,现在真难说。中国的外汇储备的增加可能大部分都是这种心态来的。

   经济学对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好的解释,我原来想学发展经济学,后来看了半天没看出名堂来,就不学了。发展成功有两个重要的现象,一个是政府领头,第二个是 固定汇率。没有一个国家发展成功不靠这两条,这两条可是经济学里的大计呀。政府领头,政府的效益比市场要低,为什么要政府领头呢?固定汇率,这是汇率价格 不灵活,非常不灵。但是你看成功的国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包括美国在内,在19世纪。所以这个里头就要好好想一想,就是你要把这两条放弃的话,你得好好想一 想,没有人放弃这两条能获得成功的。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发展中国家很多东西都不确定,它需要政府代替很多市场的作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都是政府来做的。第二点就是说,它会用国际的一个平台,来完善你国内的有缺陷的地方。这两条我觉得很重要,但我不敢说就是这样,要是我能证明这点我也能拿一个诺贝尔奖了。

   中国现在的宏观问题,是从美国的科技泡沫崩溃以后,“9•11”之后,美联储降息降到1%,引起美元供应量的大幅度上升引起来的。我们实际上看到的很多 现象,包括对冲基金炒,私募基金炒啊,石油炒得高,上海房地产炒得高,深圳房地产高都是这样引起来的。因为美元还是世界经济的本币,它的供应量的波动对世 界经济的平衡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美元的大幅度增加引起了美国的逆差,不是中国有顺差就是别人有顺差,这个顺差是跑不了的。

  但如果我们中国做出很大的政策调整,就是因为美国的五年前的政策,这个值得吗?理智吗?还是要从自己的利益去看,要靠自己判断,如果美国政策一直是这样下去的,大家都要调整。但如果美国的这个政策不是很持续的,它以后要掉头回来,你现在调整的话就不一定有利。

  我觉得很多现在说的话都是站不住脚的,我不是说人民币汇率不该升,只是我们看到很多压力是美国政策引起来的,也不知道美国政策明天会什么样,要有自己的判断。

   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微观的问题,不是宏观的问题。现在大家都讲生产成本给低估了,每个地方都要发展经济,要发展经济就是靠GDP,靠GDP就要补贴生产。 现在说汇率上升会引起恶性循环,我看到很多轻纺企业的人现在压力很大,压力大的时候干什么?把那个产品的质量往下降,偷工减料,这样来竞争。所以你说本来 涨货币是要资产分配得好一点,结果资产分配得更坏了,因为当地的书记都支持他。这个工厂不能关门,我们得活下去,你跟我说活下去怎么办,那个工厂就说我们 要偷工减料。所以我觉得那个货币调整起不了作用。

  最主要的是中国如果把生产成本完全反映出来的话,货币不一定是给低估了。你像从环保,从出口退税、地的价格、人的福利,中国这些东西都微观调整的话,生产成本会大幅度上升的。所以靠宏观调整不一定是对的。

  我不是说人民币不能升,而是说要等微观的东西都调整好、看美国的政策怎么变了之后,如果人民币还低估了,那可以也涨一点。要涨多少,我现在还很难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4 22:04:00

和郎的观点有异曲同工的地方。都指出中国的微观方面出问题了,市场不能自动调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4 22:10:00
  最主要的是中国如果把生产成本完全反映出来的话,货币不一定是给低估了。你像从环保,从出口退税、地的价格、人的福利,中国这些东西都微观调整的话,生产成本会大幅度上升的。所以靠宏观调整不一定是对的。

  我不是说人民币不能升,而是说要等微观的东西都调整好、看美国的政策怎么变了之后,如果人民币还低估了,那可以也涨一点。要涨多少,我现在还很难说。

“最主要的是中国如果把生产成本完全反映出来的话,货币不一定是给低估了。”

中国的币值确实没有完全反映出生产成本,现在的labor和pollution都没有算进去。但至于是不是没有低估呢?简单地从购买力平价看,至少低估了1/2吧,在国外呆过的人都知道。如果这样还是没有低估,那我想经济学应该发展一套新的理论来。

还有,老谢最后说的,“要涨多少,我现在还很难说。”所以这个问题啊,他也没想清楚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5 02:22:00

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特色,当然不能跟着走

但是不能忽略别人好的地方

可惜特色这个词总成为借口或掩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