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高校学生报料,他花高价买来的毕业论文,因抄袭率过高未能通过,被迫延迟毕业,对方也不愿退款。在随后的工商执法行动中,记者发现,这家论文代写代发公司业务量火爆,代发刊物涉及国内350家学术期刊,买家来自全国多个省市,不乏公务员。更让人吃惊的是,该公司的账本显示,一篇定价为3600元的代写代发论文,扣除版面费1600元,支付给写手的80元,利润一栏上显示为1920元,可谓暴利。(10月30日《楚天金报》)
高校毕业生花钱购买论文是不光彩的,这玷污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也玷污了学术的神圣。但是,且慢谴责一个孩子,因为这种花钱代写论文,花钱发表论文的事情不是孩子发明的,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即使媒体不报道,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一个公职人员都在这种造假中成了受益者。
对于论文的疯狂,源于我们错误的论文崇拜,而这论文崇拜又是虚伪的表象。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论文是不崇拜的。这样的崇拜是现行制度给逼出来的。无论是毕业还是就业,无论是提拔还是升迁,无论是职称还是涨薪,哪一样都离不开论文。论文发表的多少,论文发表的长短,都和财富和官帽联系在一起的。畸变压力之下的论文热也势必让论文这样高尚的事物沦落成跳梁小丑。
我们试问,难道只有论文才能判断一个人智商的高低,判断一个人能力的高低?是不是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岗位的考核都需要论文。可以说,论文是我们目前实施的职称制度的衍生品。没有了职称这样的华而不实的事物,也就不会有眼下的论文乱象。而职称这种东西真的不是衡量一个人才能的唯一标准。有的行业确实需要论文的支撑,但是也和职称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事情。论文亦然,它实际上和英语一样,尽管全民学英语,但却不是必需品。公职岗位的人员目前也到了“全民论文”的年代,可是有些行业着实真的不需要这样的东西。当环卫工的岗位也需要论文来分辨职称高低的时候,这样的制度构架科学吗?而事实上,在我们的环卫岗位上还真的有职称的说法。
正是因为我们错误的制度,才造就了论文乱象,是论文乱象催生了350家学术期刊的卖版面。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中有95%以上不在国内发表,国家每年要花很多外汇把这个成果买回来。这是在上海书展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透露的信息。一边是我们众多学术期刊出售版面,一边是主要学术成果刊发在国外,这已经不仅仅是尴尬的事情了。国外的学术期刊刊发的是真学术,我们的刊物刊发的则是胡编乱造的假学术。接下来我们需要质疑的则是,这350家学术期刊有没有正规刊号?其实,这些学术期刊都是正儿八经的正规期刊,不仅仅有国内统一刊号,还有国际刊号。如此正规的刊物干出了不正规的事情,监管部门哪里去了?
杜绝论文买卖,需要我们做以下几件事情:一则,让论文考核回归理性;二则,去伪存真精简学术期刊;三则,对重点学术期刊重点扶持,别让真正做学问的学术期刊饿肚子。
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这是一首经典的歌曲。期待论文也有这一天。
http://www.nssd.org/index.php/article/view/id/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