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291 5
2013-11-07

http://playexam.blog.sohu.com/280993478.html

下面举一个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假定你是一个卖切糕的,有一个做切糕的公司。你从超市买糖、买面一共花了117元,这里面的17元是这一流通环节中所缴的增值税。在这一环节中,增值税纳税人是超市,但税款的实际承担者却转稼给了你老兄。你先以价款的方式将这17块的增值税给了超市,超市回头还要转交给ZF的。转交那是超市的事,但这钱却真真切切是你出的血,由于你是一个卖切糕的,你有机会将这17元再转稼给买你切糕吃的那些伙计们的。因此,在你的账里,你记一个17块的增值税进项税,是个借记,相当于以后你可以抵扣的。

    然后你将一车切糕推到街上去卖,当然你会学着用那种新疆腔进行吆喝。那些想尝尝切糕的伙计,料不到你一刀下去就是一大砣,敢不买?那些伙计们看着你那把闪着寒光的切刀和你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当然鼻子底下贴上一小撮胡子效果更好,那些伙计们就只有乖乖掏钱的份了。因此,不大一会儿,就卖完了,你幸福地躲到一旮旯里数钱数到手发软啊,足足挣了23,400块,这里面的20,000块是属于你的,而其中的3,400块是属于ZF的,你只不过是先替ZF将那些伙计们,也就是消费者交的增值税先收了。对于你代ZF收的那些由吃切糕的伙计们交的增值税,过去你想占有,是吃过税局的苦头的,这次就再也没有勇气占着不交出去了,要不,税局带领战无不胜的城管部队又要上来了,你那把切刀是远远吃不消的。因此,你将这3,400块记一个增值税销项税,是个贷记,代表你要交给税局的钱。

    于是你把增值税销项税减去进项税:3,400-17=3,383元,这个钱就是你帮ZF代收的,这是你要交给税局的钱。实际上你交的,是由面变为切糕后的“增值额”所计算出来的税,即(20,000-100)*17%= 3,383元,此谓增值税也

    那些买切糕的伙计们,交给你的3,400块税钱,实际上是帮超市和你买了税单。只有那些吃切糕的伙计才是真正从自己的腰包掏出税钱转移到了ZF的腰包中。因此,在那些税收教科书中,将“增值税”归为间接税,因为税款的实际承担者是那些吃你切糕的伙计们。

    正因为这些税款不是你这个卖切糕的承担,这增值税跟你卖切糕的利润没有半毛钱关系。你这个卖切糕的要是懂会计,会做个账,增值税进项、销项都是你的资产负债表科目,搞来搞去都不碰你的利润表的。
     买糖买面时:
     借:原材料-面、糖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贷:现金                       117
     卖切糕时:
     借:现金                       23,400
         贷:营业收入-卖切糕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
    再结转一下成本,就可以了。
    利润是利润,税是税,自始至终分开的,有没有。
    话说,只一天的功夫,你就挣了2万块钱,那个高兴劲儿一上来,你扯开嗓子就唱起了自己填词别人作曲的《切糕车的影子》。

资产还是那些资产哟
负债还是那些负债
收入也还是那些收入哟
费用也还是那些费用
利润是利润 税是税哟
借是贷来贷是贷
俺的切糕啊还吱吱冒热气
冒的、冒的还是那么热
哦……哦……
只有那切糕车的影子咋那么长
还有那把长切刀
切的切的切的切的咋就那么欢
资产咋不象那些资产哟
负债咋不象那些负债哟
收入也不象那些收入哟
费用也不是那些费用
面粉变成个大切糕哟
屌丝变成了高富帅
切糕车啊断了轴
城里的夜晚咋就这么亮
哦……哦……
只有那切糕车的影子咋那么长
在那账上边爬满了
爬满了切糕钱啊
哦……哦……哦……呦

    唱得那叫一个好字了得,让那些个买了你一大砣切糕的伙计们听得如痴如醉,只一会儿功夫,就将那些没吃完的切糕全下了肚,然后呢,然后,他们就伴起了舞,没想到啊,你一个卖切糕的,居然将卖切糕现场整成了一台切糕歌舞剧,连路过这里去打酱油的歌舞剧大王文硕先生都点头称好!现场即兴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居然引领大家唱起了《切糕那倘卖无》......

    至于交上去的3,400元增值税,中央和地方是要分享的,其中75%也就是2,550元是要归中央财政的,剩余的850元归地方财政。

    可以看出,超市和你这个卖切糕的是纳税人,买切糕的那些伙计们却是最后实际的增值税买单人。这就是传说中的“商家缴税,消费者付款”。

    (注:本文纯粹是笔者胡思乱想,尝试写一个会计情景剧。实际上,会计与歌舞剧本来就是相通的,都在追求“平衡之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1-7 09:07:30
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7 09:08:30
厉害!顶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7 09:22:31
这个不用解释吧?为什么不是消费者?
作为商品税的一种形式,什么税的最终买单者不是消费者?所有的商品税都是消费者买单的吧。
所得税的最终买单不是消费者,因为不管消费不消费,挣钱高于起征点就得交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7 22:03:51
nic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8 09:46:28
羊毛总是出在羊身上,楼主用生动有趣的例子描述了增值税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