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到一篇对SLF不错的介绍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 ... 38b#wechat_redirect
来源:《新世纪周刊》
为适应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发展,各国央行在传统政策工具基础上,发展出较为完善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体系,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简称SLF)是一个重要组成。所谓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为市场参与者直接提供资金,传递货币政策信息,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工具。经由这一安排,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需要时,可用合格资产作抵押,从中央银行获得流动性。常备借贷便利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金融机构掌握交易主动权,央行被动接受交易;其次,对象较为狭窄,为金融机构与央行“一对一”交易,与公开市场操作的普遍性存在较大差异;再次,中央银行掌握交易定价权,金融机构只能被动接受。
以上这些特点,使常备借贷便利成为传统流动性管理工具的有益补充。通常,出现流动性困难的机构并不愿主动向中央银行求助,因为这意味着负面信息被公开,可能引发更大流动性压力。这种源于信息不对称的困境,容易造成政策救助滞后,并导致风险积累和升级。在市场波动时期的管理,特别是对问题机构的救助上,常备借贷便利可以实现更为准确和及时的操作。也正因此,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对常备借贷便利依赖程度大大提高,相关创新层出不穷。
在较长时间里,美联储并没有专门的常备借贷便利,但银行使用贴现窗口的意愿不断下降,为此,美联储从2003年1月开始提供常备借贷便利。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对常备借贷便利做了进一步调整,并引入三个新的融资便利:定期标售便利(Term Auction Facility,简称TAF)、定期证券借贷便利(Term Securities Lending Facility,简称TSLF)、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Primary Dealer Credit Facility,简称PDCF)。所带来的改变主要包括:延长了金融机构获得流动性的有效期间;放宽了合格抵押资产的种类;拓宽了一些交易的合格交易商的范围;降低了金融机构从联储借款的成本。
英格兰银行在次贷危机以来也改革了其流动性管理政策。2008年4月,英格兰银行引入了特别流动计划( Special Liquidity Scheme,SLS)。根据该计划,银行向英格兰银行提供高质量但流动性不足的抵押支持证券或者其他证券,以换取流动性大的ZF证券,最终实现增强银行融资能力、减轻金融市场流动性压力,以及维持公众对金融体系信心的目的。2008年10月,英格兰银行改革其再贴现机制,建立了操作性融资便利,并适度拓宽了操作的品种和期限。
常备借贷便利也是欧洲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不仅有信贷便利(边际借贷便利,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也包括存款便利(Deposit Facility)。目的不仅在于管理市场流动性,还在于传递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导向。通常边际借贷便利的利率会形成欧元区隔夜拆借市场利率的上限,存款便利的利率则形成隔夜拆借市场利率的下限。
近年来,中国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的波动性明显加大,给金融机构管理以及中央银行流动性调控都带来相当大的困扰。首先,受国际金融动荡以及各国货币政策影响,跨境资金流动规模加大、频率加快,对短期市场流动性造成了较大干扰;其次,金融创新飞速发展,银行业务模式出现了较大转变,一是表外业务迅速发展,通过理财、银信合作、银证合作等方式,将表内资产向表外转移;一是表内业务结构调整,负债方面,更多依靠批发性资金来源(主要是同业资金);而在资产配置方面,也有更多资金流向金融市场和同业。所有这些,导致银行对金融市场依赖度明显提高,流动性敏感度也大大增强。
人民银行借鉴国际经验,于2013年初新设立了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和常备借贷便利。SLO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以短期回购为主,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具有系统重要性影响、资产状况良好、政策传导能力强的部分金融机构。常备借贷便利则是满足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主要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操作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从6月到9月,常备借贷便利余额分别为4160亿元、3960亿元、4100亿元和3860亿元,对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起到积极作用。
从长远看,作为一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常备借贷便利的运用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一是操作规则的合理化,应与传统工具形成更为清晰的分工,特别是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危机应对方面的作用,避免6月末的流动性风波再次发生;二是可根据维护金融稳定的实际需要,适度扩大操作对象和抵押品范围;三是在实践中,逐步扩大常备便利对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在欧洲央行的实践中,常备便利(包括借贷便利和存款便利)的利率形成了市场拆借利率的上下限,是其引导市场利率走向以及控制利率波动区间的重要手段。在未来,随着常备借贷便利运用的常规化和规模化,类似的利率引导功能或许也可以得到逐步强化,在提高央行流动性管理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