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0028 24
2004-06-11

一直不大明白

既然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最低工资会加剧失业,

为什么各国政府还都要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6-11 14:36:00

最低工资制度扭曲资源配置,降低社会福利,结果与目标相悖,这在经济学上是定论。

但是政府不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决策受院外集团谈判力量的影响,每一项政策往往都是局部利益集团力量权衡的结果。最低工资立法也不例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6-11 16:22:00
补充一点,政府考虑问题的目标函数不仅仅包括经济利益,还有更多的政治利益和社会利益。所以,我们经常观察到,偏离标准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发生在各种组织和个人上。当然,从长远来看,社会公平也符合经济效率原则,但是政治行为和经济行为一样,都是由周期的,可能在短期内追求的是其他目标。这种由于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冲突的文献,政治经济周期理论有所反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6-12 11:57:00

北京也建立了最低工资制度,

政府的目的是什么呢?

关于中国的情况有什么实证研究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6-13 10:41:00

[原创]

最低工资可以看成是工资粘性;与其相应的还有价格粘性;当存在工资粘性或价格粘性时,实际工资不能不能迅速调整以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比如:存工资粘性时,如果价格上涨,实际工资将下降,低于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了就业;反之,则减少就业;两者相互作用最终达到劳动市场的均衡,充分就业.在古典模型中,价格和工资可以迅速调整;因此当价格下降时,工资可能下降至维持劳动的生产和再生产线以下.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共目标,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但在上面开恩司学派模型中,最低工资意味着工资粘性,这样工资不能随价格变化迅速调整以保持充分就业.当实际工资高于劳动的边际产量时,便会出现非自愿性失业.失业降低了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我们可以看出,为了公共目标而实行的最低工资制度反而增加了失业.然而与造成的失业相比,最低工资制度确保了生活在贫困线附近的人民,而且从长期来看,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最终会解决失业,当然不包括自愿失业.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其原理及分析;请联系1354670.jordan@163.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6-13 10:56:00

难道工会不知道最低工资制会减少就业吗?如果知道,为什么还要维持它?理论上的福利最大化总要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事实上整个劳动力市场总是趋于超额供给,这就意味着劳动的边际产量总是低于实际工资,因为企业在资本不足时雇佣更多的劳动以实现利润.我们知道,资本一定时,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为了保证充分就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实际工资必然要下调,这里假定价格短期粘性或价格的变动小于工资的变动.可以说,最低工资是劳资双方博弈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理论并不等于现实;它揭示了现实的本质,但由本质到现象可能发生扭曲.因此,要使理论不断逼近现实.

政府在这里的作用可以看成是提供了双方博弈提供制度框架,保障双方的权利,这样博弈的结果便可以解决双方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