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331 1
2007-12-09
中铁上市三天内,机构、游资演出了一出类似"现在是妹妹要'救'姐姐,等一会那个姐姐一定要'救'妹妹"的热闹戏
  中国中铁上市后逐步走高,一扫中国石油上市后带动大盘持续下跌的阴霾。上市后的3天都符合交易所公布交易席位的条件,3天交易席位显示,前两天机构奋力做多,等到游资也开始大肆跟进时,第三天,机构却反手多翻空,顺势卖出。
  首日:机构控盘5.15%
  12月3日中国中铁上市首日,开盘价达7.5元,落在各机构给出市场估值的中上区间。当日收盘价较发行价上涨68.5%、较开盘价上涨7.9%。
  当日交易席位显示, 买入前5名合计买入额略少于卖出前5名合计卖出额,买卖比例为0.86:1。 买入前5 名买入额占到当日成交额的10%,略低于中小板新股上市首日11%的平均值,考虑到中铁的股本数 10 倍于中小板股票,这个指标应算一个比较高的数值,显示出买入力量非常集中。该股当日换手率为57.14%,买入前5名买入了流通股本的5.71%。买入前5名中有4家机构专用席位,合计买入了流通股本的5.15%,其中第一名买入3.89亿元、5046万股。
  卖出席位中,几家市场熟稔的"摇号大军"营业部再度现身,自然也少不了中信建投北京市三里河路营业部的身影,他们再度享受了A股市场特有的"打新"利润。卖出第5 名是中信证券北京白家庄东里营业部,这家营业部卖出2.18 亿元、2829 万股(该营业部在第三天是卖出第2 名)。
  中铁首日各项指标均与中国石油上市首日不同,这也预示了他们不同的后市。中石油上市首日,卖出前5 名合计卖出额是买入前5 名合计买入额合计的3.95 倍,买入比卖出比例为0.25:1,买入席位中只有1 家机构席位,买入前5 名合计买入占当日成交比例仅为3.41%,比中铁少两倍。
  次日:机构猛吞 游资狂吐
  第二天,中铁成交额较前一日缩减了60%,但买入前5 名合计买入额占当日成交比例却上升到19.54%,接近当日成交额的1/5 的股票都被这5位买家收入囊中,买入前5 名买入额比卖出前5名卖出额高73%。当日交易席位中,买入前5名全部是机构席位,5 家合计买入12.26 亿元、达1.52 亿股,仅仅计算这两天上榜的机构,两天累计持股比例已经达到流通股本的9.79%。
  值得关注的是,当天的卖出席位全部为游资活跃的席位。东方证券上海宝庆路营业部是卖出第一名,卖出2.52亿元、3114万股;卖出第三名是银河证券宁波南路营业部,卖出1.18 亿元、1633 万股;第五名是东吴证券杭州湖墅南路营业部,卖出9844 万元、1218 万股,这3 家营业部都是短线游资盘踞之地。上市后第二天最高价较首日开盘价上涨11%,可能达到了这些游资心理收益水平,选择了获利出场。
  隔日:机构甩卖 游资通吃
  中铁上市前两天,合计有9 家机构专用席位买入,合计买入占流通股本接近10%;而卖出前5 名中毫无机构踪影。这样漂亮的交易数据,再加上大盘开始企稳回暖,市场给予中铁更高的热情,上市第三天即高开接近4%,并一度冲击涨停板。然而当晚公布的交易席位却给这种高亢的热情泼了一盆冷水。
  交易席位显示,卖出前5名卖出额比买入额高出20%,买入前5名没有机构席位,全部是游资席位。买入第一名是东方证券上海宝庆路营业部,买入2.47亿元、2953万股。这家营业部在前一天还是卖出冠军,时隔一天,反手又成了买入第一名,买入金额与前一天卖出额非常接近,并且买入额比买入第二名多了将近1倍,显示出极强的买入欲望。
  让人失望的是卖出席位。卖出第一名、第五名都是机构席位,各自卖出2.80 亿元、9875 万元,合计卖出3.8 亿元。卖出第二名是前面提到的中信证券股份北京白家庄东里营业部,卖出1.57亿元。机构在追涨的市况下,反手做空,将手中的筹码拱手转让。
  如今市场中有这样的分析:中铁在香港市场发行价比A 股高20%,由于在H 股市场申购比较容易,大资金可以在H 股市场申购,然后拉高A 股市场,从而达到拉动中铁H股股价的目的,而中铁H股上市走高之后,这些资金就会陆续从A股市场撤出。
  12月7日,中铁H股上市,开盘较发行价上涨17.6%,最高价较发行价上涨29.8%。
  A 股上市后3个交易日内,中铁换手达105%,即使在中小板,3天换手超过100%也是交易非常活跃的股票了,就在舆论"教导"投资者要价值投资、长线是金的时候,市场上的主流资金却和游资一道做着翻云覆雨的操作,这真是一出黑色幽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9 09:12:00
机构快进快出 "业绩门"考验中铁
  12月7日,先A后H上市的中国中铁H股挂牌上市,而已经在A股交易了4天的新股中国中铁(601390)整体换手率已经超过100%,并且呈现"阴一天阳一天"的走势,令投资者着实摸不着头脑。
  截至7日上午10点,中铁H股(0390)报价为6.8港元,较招股价格5.78港元上升了仅1.02港元,上涨了17.65%。据悉,早盘中铁H股价格曾经上蹿至7.9港元,随后行情急转直下,令市场"大跌眼镜"。
  多家分析机构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后表示,机构对于中国中铁的炒作力度和热情尚有,不过不会出现中石油那样大笔资金观望,但机构控股比例小于5%的情况。由于中国中铁遭遇"业绩门"的考验所致,机构的态度较为谨慎。招商证券认为,中国中铁的价格在8元以下比较合理,而广发证券则表示,从目前其业绩和股价相比,7.2-8.64元的价格区间都有可能。
  "中铁的价格不可能突破10元。"有知名财经评论人士表示,中铁连续多日的走势明显是机构的诱高行为,或者该股将在目前点位盘桓良久。
  机构高位博弈
  12月5日,中国中铁在上市第二天下跌3个百分点后,在整体市场回暖之际拉出了8个百分点的大阳线。当天,市场最为关注的就是机构动辄8位数字以上的买卖记录。
  "对抛迹象十分明显",有分析师表示,中国中铁连续多日出现了巨量成交,12月5日统计的中国中铁机构持仓比例达到了28%,但这并不意味着股票具有了良好的投资价值。大手买卖在12月6日和12月7日随后出现,"很多市场的买卖都是短期游资所为,因为如果是机构进驻的话,整体表现会有持续性,但是现在出现的是一天做多随后表现凌乱,无法理出规律"。
  "上海、南京和杭州一带的私募的确有所行动",一位私募经理人告诉记者,由于大盘整体不够看好,"手痒"的私募正借新股发行阶段快进快出,"也就一天时间,布局之后拉高出货,最近的中国中铁就是个例子"。
  "盘子大而且炒作尚未充分是私募选择中国中铁的主要原因,况且中石油的前车之鉴会使投资者对于新股产生又爱又憎的态度,只要看到有人拉起也会继续跟进,但是撤出的脚步可能未必跟得上这些投机人。"
  该人士进而表示:"既然说中国中铁的合理价位是在8元左右,那么机构怎么会高价买进让自己套牢在高位呢,这种情况只能解读出两种原因,一是机构抱团炒作,拉散户入瓮;二则是机构对抛博弈,让不明情况的投资者受其诱惑。"
  8元已达上限?
  12月7日上午10点,记者从香港证券公司了解到,中铁H股虽然顶着"首只先A后H"帽子上市的特例新股,但是并不受市场的狂热追捧,在开盘后一度冲击8港元后迅速回落,截至上午10点钟仅为6.8港元。
  香港分析师认为,中铁H股形势较为危急,因为新股发行之后迅即出现的回落证明市场对其看法不够乐观,后市走势仍需进一步观望。
  招商证券分析师王小勇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国中铁长远看具有良好的前景,目前的机构买入主要是看中中国高速铁路未来的发展,虽然该股市场毛利比较低,但是占据市场的份额比较大,总体上仍有看点。总体看,其价格在8元以下比较合理,目前价格已经偏高。
  广发证券分析师王飞也表示,最近连续有学者媒体对中国中铁的利润进行质疑,中铁本身的业绩和盈利水准以及上市质地的确不够好,但是,铁路行业的发展仍旧有较大的提高可能,从价值面估算,中铁的合理价位在7.2-8.64元之间比较合理,值得长期持有。
  "中铁不仅是一家铁路运输公司,也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集团,虽然目前盈利能力不足,但是未来发展较为乐观,建议投资者目前观望择机进入。"分析师最后表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