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个关于广东高校待遇的讨论帖,感觉这年头拍脑袋就敢胡说一通的人太多了,难怪中国的科研那么烂。作为一名老青椒,我来说说真实的情形:所谓广东高校“好”,这主要是针对普通老师(牛人的待遇向来取决于自身,学校不是关键因素),更关键的是,是相对于北京来说的,广州的主要优势是空气比较好(雾霾天气<20天/年),但是广州暑热潮湿,北方人一般受不了;广州的房价低,市区在两万多,约为北京一半,如果肯住在番禺郊区的话,房价还不到两万,而且广州大学城也比较靠近番禺,房子压力比较小。广州高校最大的优势,可能是行政系统对普通老师的态度比较好,服务意识比较强,老师受气的情况少一些,当然,我强调这是“态度”,这是非正式制度的问题;但实际上,该走的程序还得走,这是正式制度问题,一码归一码,如果你是被各种程序、公文简牍所烦的话,那么广东不会更好,相反,如果你是想心理上舒心一些,这里还不错。最后就是大家讨论最热烈的待遇问题,当然我也不保证是百分百准确,但是多年来口耳相传,总是还知道个大概的:
青椒工资(大约水平):中山大学4k,华南理工3k,暨南大学3.5~4k,广东财经大学3k,广东外语外贸4~5k,华南师范8~9k,华南农业4k,各种不知名的二本(例如仲恺农业学院)>=9k,北京师范大学(三本)9k,白云学院(民办本科)6-8k,其他各种大专、三本大约8k,但是课程任务非常重要。此外,广东工业大学近年来都不招人,一个人都不找;广东金融学院类似(两三年前搞个了“百名博士引进”,吃撑了);广东财经大学前几年为了改名字大量地招人,过饱和了,也找得很少;中山大学在经济类只招海龟;华南理工、暨南大学平均两年招一个的样子;广东外语外贸大约每年招一两个,需要全英教学;华南师范,不但工资特高,而且他们的附属小学中学是全省最好的,他们招人,但是一般人是没有可能进去的,不便多说;大专招聘情况不详;三本随便进,如果你能承受每周30节课的话。另外,现在广东实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很多学校都不给新人编制了,例如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
那些张嘴就来说广东高校待遇多好多好的,你们是有经过调查呢,还是只是凭空猜测?如果是听别人说的话,有没有把各种消息来源互相印证,结合自己的知识用逻辑推敲一番?对于这么基本的问题都敢张嘴就来,可想我们平时的经济学杂志上各种模型各种计量都是多么的胡说八道,作为曾经的经济学人,我真觉得羞耻。
源地址:
https://bbs.pinggu.org/thread-27238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