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很大程度上依然比较区域化,在一个地广人多、文化多元而且资源参差的发展中国家,传统零售门店网络覆盖全国是非常困难的。可是,在实体零售商在全国范围内扩张、整合与集中之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接入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顶尖实体零售商的覆盖范围。伴随着淘宝、京东、当当、苏宁易购等电商的快速崛起,中国零售终端格局不一定会局限于西方国家常见的实体店全国扩张模式,而是形成一个网络零售更为发达的平衡。在全新的发展路径下:
1. 实体零售终端集中度放缓,地区差异化特色加强。
2. 网络零售更加强大,可能会出现数个全品类电商平台。
3. 移动购物市场将由平台商(淘宝无线)、纯网络零售商(京东、当当等)和实体零售商(苏宁、银泰等)主导,实体零售商先发优势相对较弱。
4. 对门店覆盖区域,实体店移动购物更依赖个性化、差异化虚实结合体验;对非门店覆盖区域,实体店移动购物则更依赖品牌、服务的虚拟体验。
图1:中国电商平台份额占比较高,实体店份额占比较低,集中度较高

图2:中国传统零售集中度低但网络普及率高

图3:中国家电电子零售集中度相对较高,整体仍偏低

在占据传统电商领导地位的优势之下,中国传统B2C电商率先发力移动购物市场,并都采取了最安全的做法:复制自己、将电商的逻辑移植到移动端,在持续抓牢原来高端移动终端的城市用户的基础上,持续研究移动购物的新思维并持续改进自己。
但是,由于策略和投入不同,传统电商向移动电商转型过程中效果差异明显。淘宝自2010年发力移动电商后,通过打造第三方无线开发者平台、面向淘内买家/卖家端的应用市场、无线淘宝变形计划等改变一直走在电商最前列,亦稳坐PC、移动端市场份额第一把交椅。其他电商则仍采取先布局入口,再增加移动元素的方法占领市场。京东虽然在移动电商市场中仍排名第二,但其市场占有率(排除淘宝系)已由PC端的49%大幅下降至移动端的22%;亚马逊和当当则市场占有率和排名都出现了下降,苏宁易购、国美电商、唯品会和一号店更是淡出了移动电商市场前十名。倒是提早发力的腾讯电商和凡客诚品在移动购物平台实现了阶段性的―逆袭‖:腾讯电商移动电商份额占比(排除淘宝系)达17%,远高于同期PC端的4%,排名亦上升一名至第三;凡客诚品移动电商份额占比(排除淘宝系)达7%,远高于同期PC端的3%,排名大幅上升五名至第五。可以肯定的是,移动电商生态还在高速发展与变形,其市场排名的稳定性远不如PC电商市场排名,留给创新者和后进者的空间依然非常大。
图4:传统电商中腾讯和凡客在移动电商端移植出色

图5:大部分排名前列的传统电商移动电商开拓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