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349 4
2013-11-13
我是一名学生,正在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不知是不是由于我理解能力有限。产生了一个疑问,望各位指教。
在谈到向买者和卖者征税如何影响市场结果时,曼昆举了一个例子:一件商品原价3美元,税收是0.5美元。无论对谁征税,最终结果是(假设)买者支付了3.3美元,而卖者得到了2.8美元。双方都要承担损失。
而在现实中,商家标出一个价格,你并不知道是否是算了税收的。倘若这件商品的标价是3美元,税收也是0.5美元,但卖家告诉你没算税收,要开发票的话就要交3.5美元,因为这是算了税收的钱。貌似最终该结果是完全由消费者承担的?这和书中提及的3.3美元不一样啊。
究竟是“现实的无奈呢”,还是我的理解有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1-13 13:32:58
还要考虑税负转嫁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3 13:43:30
商品税转嫁要考虑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简单的说,买卖双方谁有优势,谁的税收负担就少。这个例子隐含表明0.5美元的税卖者无法全部转嫁,自己要承担0.2美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3 18:35:21
shtea 发表于 2013-11-13 13:43
商品税转嫁要考虑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简单的说,买卖双方谁有优势,谁的税收负担就少。这个例子隐含表明0. ...
但我的考虑是,这里并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生产者想法设法不纳税,很多商品按原价出售,而不算上税收价格。卖家可以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之下直接加上税收的价格。完全竞争的市场下最终双方会达到在弹性调节下的税收均衡,但是在现实社会里这种法则并没得到充分利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3 20:07:18
你以为卖家想怎么转嫁税负就怎么转嫁吗,卖家是可以在价格中加上税,买方也可以不接受价格,除非供给弹性无穷大,需求弹性为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