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内容有缺,大家暂时不要下载)
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教学大纲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 韩其恒 副教授
答疑时间:事先预约
办公室:毓秀楼224
E-mail:
hqheng@mail.shufe.edu.cn
课程安排说明:
教学课时数: 4 × 13 = 52课时
课件网址: bb.shufe.edu.cn
教材和参考资料:
指定教材:中国证券业协会(2005), 投资组合管理,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考试指定用书。
曹志广,韩其恒(2005):证券投资组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蔡明超,杨朝军(2009):资产组合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美]Frank J. Fabozzi(2007), Optimization and Management, John Wiley & Sons, Inc
(美)哈姆·勒威,马歇尔·萨纳特(1997):证券投资组合与选择,中山大学出版社
[美] Frank J. Fabozzi(2006), BOND MARKETS, ANALYSIS AND STRATEGIES, 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弗兰克.J.法博齐(2004):Bond Portfolio Management,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美]本杰明. 格雷厄姆, 戴维. 多德(2004), 证券分析, 海南出版社[美]Michael W. Covel(2007), Trend Following, FT Press
约翰. Y. 坎贝尔(2003),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预备知识
证券投资学、微积分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学习本课程的必备知识。
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讲授资产组合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一些实证结果。具体内容包括有效市场假说,弱式和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检验,马克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宏观经济模型,债券投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三因素模型,多因素模型及其实证检验,资产配置以及业绩评估。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结合证券市场的实证结果,希望学生能够对投资分析和组合管理的假设前提及其适用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能够掌握资产组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研究生硕士论文提供思路和方法。
课前预习
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将有助于理解课程内容。
考核形式
以平时为辅,期末论文为主:
课堂讨论(含考勤) 20%
课堂报告 20%
期末考试 60%
学术诚实
涉及学生的学术不诚实问题主要包括考试作弊;抄袭;伪造或不当使用在校学习成绩;未经老师允许获取、利用考试材料。对于学术不诚实的最低惩罚是考试给予0分。其它的惩罚包括报告学校相关部门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教学要点
第一章 导论
1. 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基础,
2. 有效市场简介
第二章 市场效率
1. 弱式有效市场检验的方法
案例:趋势交易在证券市场的实证
2. 半强式有效市场检验的方法
案例:上海证券报的股票推荐
第三章 现代资产组合管理理论
1. 均值方差模型
案例:A股市场的均值方差有效前沿;选时对有效前沿的改进
2. 效用分析与最优证券组合
案例:二次效用函数下A股市场的最优资产配置
3. 债券投资
第四章 因素模型
1. CAPM模型及零beta模型
案例:BJS对零beta模型的检验
2. 流动性调整的CAPM模型与套利定价模型
案例:三因素模型下A股市场的套利
3.宏观经济模型与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案例: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券收益的影响,机会约束下的投资组合
4. 多因素模型
案例:企业微观因素对证券收益的影响,A股市场的动量交易
第五章 资产配置以及业绩评估
1. 资产类型与资产配置
案例:资产配置对业绩的解释
2. 业绩评估指标及其实证研究
案例:基金业绩、选时与选股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