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693 1
2007-12-12
关于宏观调控我们漏了什么
  

  时近年底,各大投资机构都在张罗明年的投资策略报告。对宏观策略分析师来说,现在最焦虑的莫过于对明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宏观经济的趋势分析,尤其对宏观调控会有什么新政,多少存有些莫名的惆怅。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对宏观调控,大家说得太多了,无非是货币政策如何、财政政策又如何。而观察今年的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似乎效力也不大。就拿存款准备金率来说,今年11个月动了9次,目前已达13.5%,创了22年来的新高,但也没拿流动性怎样。而财政政策是个慢郎中,一时半会儿也顶不了用。为此,经济界有人发出了对宏观调控的不同声音。有些分析,不无道理。

  然而,有意思的是,尽管人们对宏观调控效果有所保留,但从经济基本面看,情况似乎又不完全是那么回事。从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看,除了物价指标外,其它宏观经济指标,特别是企业利润情况又不错,而且各项指标之间的协调性也不错。这是否可以说,宏观调控的效果还是明显的。

  所闻如是,就出现了悖论。为什么一方面让人感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不彰;另一方面经济基本面又如此好看?为什么流动性如此充沛,楼市、股市如此火爆,而政策措施却难见效果?这样下去,管理层还会出什么新招、出什么措施呢?这就难怪学富五车的宏观策略分析师们要犯难了。

  犯难归犯难,问题还得要找。那么,问题在哪里?从大家的关注点看,也许对宏观调控,我们遗漏了什么。也许我们过多地盯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过多地关注虚拟经济,特别是资金情况,而对政策措施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财政、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措施之间的关系有所忽略了。

  比如,对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环境政策等等,特别是这些领域的发展状况,及其与财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中长期互动关系,都需要观察,纳入我们的分析研究视野。这样,我们在考虑财政与货币政策作用时,思路会宽一些,在评价宏观调控的效果时,也就不一定拘泥于一两个狭隘市场了。

  其实,市场也是有反应的。以股市为列,股市虽然对资金流量与流向非常敏感,但最本质的还是基本面的变化,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基本面,都是如此。

2007年11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亚夫
 
大家看完可以多多交流哦
 
另:呵呵  对于文中所说的  特别是财政、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措施之间的关系    我想说的是  其实所有的政策都是孤立的  都没成为一个系统的政策组合  那么得到的效果当然就不怎么好了    
   
我们要把宏观调控做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通过系统的诊断  得出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 。 而不是,一会这个政策, 一会那个政策, 都没有什么连续性。 这其实也是系统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12 17:53:00
我们目前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讨论,还是国外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实际上,6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分析,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进步,但并没有进入讨论者的视野,这说明了我国宏观经济学普及水平很低,亟需提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