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648 10
2013-11-17
现在的高校引进人才,都是分等级的,其重要标准往往都是获了什么省级奖励,有多少国家项目什么的。我就奇怪了,有了这些就代表水平高吗?众所周知,省级评奖都黑到什么程度了,入选的基本都是各级头头脑脑,其次是和头头脑脑有一定关系的,有几个奖是真正以学术水平为唯一标准的呢?国家社科项目,关系因素也是很重的,谓予不信,为什么某人做了项目评委,其弟子、部下纷纷立项?如何解释?也许有几个没背景、没关系的,但这不能抹杀这些项目不公正色彩。如此,这些国家项目真的能成为学术水平的标识吗?一味强化获奖和项目,不重视成果本身的质量审查,无疑会加重学术界的黑暗和混乱,造成认真做学问的,比不上擅长拉关系的,可悲可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1-17 23:33:43
学校做法没错,立项和评奖违背公平需要整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8 01:29:45
有的拿到很多国家项目,除了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也没有见到什么特别突出的成果,真不知为什么高校竟然把项目看的那么重?估计还是都是为了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8 08:37:41
其实上财的作法很值得推广,就看发表的论文档次。因为发表学术论文是在更大的范围内体现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学术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8 12:29:05
顶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8 13:03:35
都是这样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