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3835 12
2007-12-13

东莞市政府近日宣布:2009年起全市范围内禁止养猪。2009年1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停止所有生猪养殖活动,仍进行生猪养殖活动的场所发现一个、清理一个、查处一个。市政府称,“禁猪”的首要原因是东莞环境容量日趋窘迫,不堪承受养猪业的污染之重。“禁猪令”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策,并且还会由禁养生猪扩大到禁养家禽等。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东莞以不堪承受污染之重为名禁养生猪,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此举的真实目的在于是应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工业用地紧张的状况。正如副市长梁国英所言,以发展制造业为主的东莞仅2465平方公里的土地,城市化接近80%,保留大量的养殖基地会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这一决定在生猪供应紧张、猪肉价格高企的当下宣布,无异一颗重磅炸弹,必然引起舆论的热议,但也会因这一特殊因素遮蔽“禁猪令”背后隐藏的真问题。

  “工业进到哪里,农业就退到哪里”,这固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分工日趋精细,东莞的生猪供应关键在于流通环节的畅顺,与当地是否发展养猪业并无直接关系。东莞市政府对于“禁猪令”作出的所谓科学解释,不无道理。但舆论对于“禁猪令”强烈反弹的原因在于,让不让养猪其实不是个简单的整治污染问题,也不单纯是缓解土地压力的问题,甚至不是生猪供给的问题,舆论的关注的焦点在于,政府是否有权以科学的名义强行消灭一种产业,是否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禁止农民一种习惯的生活方式,这背后其实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的问题,它的核心在于政府的决策是否真正保证了公平和正义。

  提起东莞人们一般自然想到发达的制造业、台资企业聚集地、高度的城市化等等,但事实上,东莞依旧保有大量的农业人口,这其中包括本地农民,也包括大量从广西、湖南等周边省份到东莞“打农”的代耕农。和其他地区的农民一样,饲养牲畜是他们积蓄财产的一种方式。

  固然,他们代表的是落后的生产力,他们创造的价值与工业生产相比微不足道,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为了追求至上的效率价值,就可以将他们赶走甚至抛弃。如果这种逻辑得到认可,那么政府可以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科学的决策名义,牺牲任何少数群体的利益。

  而事实上,城市的治理不仅仅是个科学的问题,因为它涉及民众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因此还需要民主的过程。即使政府要推动产业升级的升级,弱化农业在整个经济体中地位,那么在作出“禁猪令”之前是否应该通过听证听取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在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如何尽可能保证个体的利益,不要让少数的弱势产业的从业者不但成为经济发展的弃儿,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弃儿。

  东莞市政府在答记者问时,说考虑到农业是弱势产业,所以禁猪最后期限已经延缓。言外之意,养猪户已经受到优待,应该心满意足。但事实上,政府行政不是对民众的施舍,更不能单方面的“霸王硬上弓”,它应该是个官民互动、互相妥协的产物。遗憾的是,在“禁猪令”的颁布过程中,我们只听到“科学决策”的大道理,却不见政府与民众相互沟通交流的民主程序。

  (冀者/红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13 22:51:00

学习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4 10:16:00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4 11:07:00

追求效用最大化,工业和农业之间的PK,本人认为与一元钱给富人和穷人带来的效用比较相似。

这其中加入了政府的影响,“禁猪令”结果大家可想而知。达到一个目的有多种方式,中国农民的满足点是很低的,政府为什么不采取一种更让人接受的方式呢?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各级政府的实际行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4 12:54:00

“工业进到哪里,农业就退到哪里”

怎不见说“耕乃万业之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4 14:29:00
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利益,由谁来保护,谁来呼吁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