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易信的前景,我继续维持最初的观点,保持着悲观的预期。从网易公开的有关其CEO丁磊先生有关易信的分析看,我认为易信相比起最开始诞生的那段时间,其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即使号称在短时间内获得3000万用户,也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易信的发展外部和内部环境。 之所以我继续看空易信的前景,是因为时至今日,在一些事关重大的问题上,无论网易还是中国电信均没有给业界以信服的理由。 第一:易信到底是谁的孩子? 从资本的结构看,中国电信拥有易信的绝对控股权,按照此前双方对外公布的口径,网易类似于易信开发的技术外包支撑团队,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 但是近日网易的言论则令人困惑:在新近公开的财报中,网易特别强调了易信在公司移动互联网布局中的重要性。 我们不仅要疑问,如此重要的产品在资本结构上的安排为何没有体现出来,如果资本控股都不占优势地位,网易口口声声的不断的创新,从何谈起?大股东中国电信会同意吗? 布局移动互联网,也是电信运营商的梦想,“如此重要”的易信,倒是是谁的孩子,谁负责养?——拿泄密邮件中说的提升易信活跃度这件事具体而言,到底谁应该拿出真金白银让用户活跃起来? 第二:IM做入口,只有第一,容不下第二 在PC互联时代,IM的应用发展已经证明,无论市场的规模多大,最终能够活下来的只有第一名。数一数当年和QQ竞争的产品,还有谁再敢豪言壮语的把QQ定为竞争对手? 在移动终端互联的时代,恐怕这个规律将继续发挥作用,而且这种规律由于智能终端本身的随身性和极强的个人属性,恐怕会变得更强。 所以,微信一出,飞信也好、米聊也罢,只能沦为无奈的看客。 目前,从丁磊先生对分析师们所言的易信免费、体验、开放、资源四大所谓差异化优势,恐怕很难令人相信易信能够做老二的可能存在与否,遑论超越微信? 即使做到第二,恐怕也难逃厄运。 第三、干爹到底有什么用? 如果中国电信控股是为了证明干爹多么重视干女儿的话,说实话,从中国电信在资源层面给予的支持,着实没有发现多少带有互联网基因的元素。 那么,中国电信控股存在的理由,或者说不可或缺的原因是什么?品牌?渠道?用户?还是可以不断的把基础电信业务免费的能力? 如果基础电信业务免费真的如网易所言是易信的核心差异化优势,那么不可避免的是在中国电信的内部,易信将会遭遇巨大的阻力——这一一个能够迅速给各省电信公司减少收入的业务,谁会天真的以为,不会遭到抵制和反对呢? 除非中国电信能够改变考核方式,不考核收入了?但是这可能吗? 第四:入口硬化的新趋势,易信吃软饭是反动 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硬化自己的入口,比如谷歌的谷歌眼镜,百度的百度wifi,连新浪微博也耐不住寂寞,推出微博物联网应用,还有各种腕带、腕表。 易信这种本该早几年出生的的软入口,此时此刻,是不是在入口硬化的大趋势下,有点为时已晚? 而且,所谓入口,所谓渠道,也不是一款IM类的软件能够全部覆盖的,否则百度也不会花费巨资去收购91了。 问题其实是易信是不是起了大晚赶了晚集? 所以,我继续看空易信!
第一:易信到底是谁的孩子?
从资本的结构看,中国电信拥有易信的绝对控股权,按照此前双方对外公布的口径,网易类似于易信开发的技术外包支撑团队,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
但是近日网易的言论则令人困惑:在新近公开的财报中,网易特别强调了易信在公司移动互联网布局中的重要性。
我们不仅要疑问,如此重要的产品在资本结构上的安排为何没有体现出来,如果资本控股都不占优势地位,网易口口声声的不断的创新,从何谈起?大股东中国电信会同意吗?
布局移动互联网,也是电信运营商的梦想,“如此重要”的易信,倒是是谁的孩子,谁负责养?——拿泄密邮件中说的提升易信活跃度这件事具体而言,到底谁应该拿出真金白银让用户活跃起来?
第二:IM做入口,只有第一,容不下第二
在PC互联时代,IM的应用发展已经证明,无论市场的规模多大,最终能够活下来的只有第一名。数一数当年和QQ竞争的产品,还有谁再敢豪言壮语的把QQ定为竞争对手?
在移动终端互联的时代,恐怕这个规律将继续发挥作用,而且这种规律由于智能终端本身的随身性和极强的个人属性,恐怕会变得更强。
所以,微信一出,飞信也好、米聊也罢,只能沦为无奈的看客。
目前,从丁磊先生对分析师们所言的易信免费、体验、开放、资源四大所谓差异化优势,恐怕很难令人相信易信能够做老二的可能存在与否,遑论超越微信?
即使做到第二,恐怕也难逃厄运。
第三、干爹到底有什么用?
如果中国电信控股是为了证明干爹多么重视干女儿的话,说实话,从中国电信在资源层面给予的支持,着实没有发现多少带有互联网基因的元素。
那么,中国电信控股存在的理由,或者说不可或缺的原因是什么?品牌?渠道?用户?还是可以不断的把基础电信业务免费的能力?
如果基础电信业务免费真的如网易所言是易信的核心差异化优势,那么不可避免的是在中国电信的内部,易信将会遭遇巨大的阻力——这一一个能够迅速给各省电信公司减少收入的业务,谁会天真的以为,不会遭到抵制和反对呢?
除非中国电信能够改变考核方式,不考核收入了?但是这可能吗?
第四:入口硬化的新趋势,易信吃软饭是反动
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硬化自己的入口,比如谷歌的谷歌眼镜,百度的百度wifi,连新浪微博也耐不住寂寞,推出微博物联网应用,还有各种腕带、腕表。
易信这种本该早几年出生的的软入口,此时此刻,是不是在入口硬化的大趋势下,有点为时已晚?
而且,所谓入口,所谓渠道,也不是一款IM类的软件能够全部覆盖的,否则百度也不会花费巨资去收购91了。
问题其实是易信是不是起了大晚赶了晚集?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he_shevchenko 发表于 2013-11-18 21:36 首先,对于易信与微信的竞争,我并不是很看好易信,但是这也不能说明易信一定竞争不赢微信。都是一个基于网 ...
TiffanyCQ 发表于 2013-11-18 21:42 你说的很对,但所谓不破不立,电信这般的垄断低效国企能有这样的魄力么?似乎太难了。
he_shevchenko 发表于 2013-11-18 21:51 对于电信持股易信,我想到一个例子,就是柯达,讽刺的是数码技术基本最先是柯达先掌握,但是它觉得自己几 ...
TiffanyCQ 发表于 2013-11-19 08:11 非常好的类比 按照这样推论 网易选择与电信合作似乎很不明智 但丁磊毕竟不是傻子 他理应看到了某些积极 ...
he_shevchenko 发表于 2013-11-19 08:57 我觉得丁磊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或许看到国有垄断企业将要改革以及放宽民营企业准入门槛才与电信合作的。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