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求助成功区
3399 24
2013-11-20
悬赏 18 个论坛币 已解决
悖论1:公交车上要为老人让座。
如果整日为生活奔波,吃不好,睡不足,早上挤公交,需要为那些坐公交晨练的老人让座吗?不让座就不道德吗?
如果挤不上公交,年青人可能就会失去这份工作。这些拿命来赚钱的年青人不辛苦吗?老人们非要早晨与年青人挤公交,心安理得坐疲苦年青人让的座,这道德吗?

悖论2:见义勇为,勇于救人。
落水的人一定要救吗?不救就不道德吗?
很多落水的人,是明知风险而故意潇洒,他们不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被救的人居然会说“关我屁事”,救这些心理有缺陷的人有价值吗?
一人四五十的人,掉冰窟窿里,一个学生救他而同时遇难。一个几十岁的人,违背常识偷懒抄近道,最后扯上一个善良的少年,这值得吗?

我们如何认识道德,如何遵守道德?

最佳答案

tangyilin 查看完整内容

我代表我个人说: 让不让座,救不救人 跟道德没关系。让座你觉得其他人比你更需要坐便让了,不让座我觉得其他人没有我更需要坐;至于其他人的看法,说句不好听的 一般说这种话的都是上公交一直站着的人他们心理存在着一种不平衡感。而人存在最最原始的劣根性就是“妒忌”,而这种“妒忌”会在最底层蔓延最终演变成所谓的道德讨论。其实就是为自己的“妒忌”找一个高尚的帽子。 救不救人跟道不道德会有什么关系呢?每个人都要为自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1-20 08:36:25
我代表我个人说:
让不让座,救不救人 跟道德没关系。让座你觉得其他人比你更需要坐便让了,不让座我觉得其他人没有我更需要坐;至于其他人的看法,说句不好听的 一般说这种话的都是上公交一直站着的人他们心理存在着一种不平衡感。而人存在最最原始的劣根性就是“妒忌”,而这种“妒忌”会在最底层蔓延最终演变成所谓的道德讨论。其实就是为自己的“妒忌”找一个高尚的帽子。
救不救人跟道不道德会有什么关系呢?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作为路人唯一能做的是什么呢?
大冬天的有人在冰封的江面上行走,结果掉下去了;有人从长江大桥跳到长江里面了类似的例子太多了,作为路人能怎么做呢?当事人都存在很强烈的偏激思想,这样救与不救意义何在? 意外发生在未成年身上那是思想不成熟,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呢?
意外随处可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如果“有刀”可以助,如果“没刀”还是打个电话报警吧。讨论这个时候的陌路人道不道德还是讨论一下如何做事给别人留条后路比较实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0 08:41:19
不一定,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0 08:41:40
虽然会出现让人心凉的情况!但我们还是要维持这样最基本的“常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0 09:44:19
跟你分享一下道德六阶段发展理论,个人觉得无论环境如何,不违本心即可。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
水平1 前道德水平
  阶段1. 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行为的后果作为是非标准)
  阶段2. 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以个人需求的满足与否决定事情的好坏)
水平2 习俗角色遵从的道德
  阶段3. 好孩子定向(取悦于别人就是好的)
  阶段4. 维护权威的定向(维护现有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尽职尽责就是好的)
水平3 自我接受的道德准则的道德水平
  阶段5. 墨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社会价值和个人权利作为是非标准)
  阶段6. 个人的良心和原则的定向(是非是一种个人依照普遍原则所确立的哲学)

近期新闻频道出现很多老人碰瓷敲诈、昧心反诬事件,心里对这些人很反感;之前看了一部电影,讲一个年轻女人突然得知患上癌症,坐公交的时候因受打击发愣,一个老人上车了,别人叫她让座,结果她发愣没听见,然后媒体各种抹黑,最后这个患上癌症的女子放弃了生命……之前我坐公交,我会主动让座,后来我高兴的时候我就让,郁闷的时候我就不让。道德本身没有强制性,不违自己的良心即可,心中无愧即可。重要的是,不要因为这些事件影响了自己的原则,做好事也要注意方法,虽然比较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0 09:47:58
另外一个版本的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分成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为两个阶段:

    层次1 前惯例期(Pre-Conventional)
    并没有道德观念,凡事只会着重个人利益和只为满足自己而行事。

        阶段1 避罚服从取向(Obedience and punishment orientation)
        只单纯地为免被惩罚而服于规范,不会考虑其他事情。
        阶段2 相对功利取向(Self-interest orientation)
        视会被人赞赏的行为作规范,为得到因赞赏而取得的利益而遵守规范。


    层次2 惯例期(Conventional)
    道德观念是以他人的标准作判断,以此作为发展自我道德观念的方向,因为这个层次的儿童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阶段3 寻求认可取向(Interpersonal accord and conformity)
        为了取得成人的好感,而遵从成人定立的“好孩子”标准的规范( The good boy/good girl attitude)。同时亦认为满足大众期望的行为便是好的行为,因此会有较强的从众表现。
        阶段4 遵守法规取向(Authority and social-order maintaining orientation)
        认为法律至高无尚的权威,并服从大众所定下的各种规律作为道德规范。

    层次3 后惯例期(Post-Conventional)
    道德观念已超越一般人及社会规范,对自我有所要求。

        阶段5 社会法制取向(Social contract orientation)
        相信法律是为了维护社会和大众的共同最大利益而制定的,一切会以大众的利益,但仍有不足之处,所以有些时候应为了大众的利益而作出违法。
        阶段6 普遍伦理取向(Universal ethical principles)
        凭自我心行事。
        尽管法律有所限制,不过若因此而无法实践自己的道德观念,纵使犯法也在所不惜,因为那些法律是有违其建立的原意。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会认为他所做的全为了全世界人类的福祉着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