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把前12篇整理好了,发在了首页。在这次整理中,我把原来写的《新经济学前言》加了上来。现在发在这里:
(新经济学前言)
刘旭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科学,其地位相当于物理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然而与物理学这样系统、完善的自然科学比起来,经济学不过是一个刚会走路的婴儿,还远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是世界第四或第三大的经济体,在这里面当然少不了我国经济学家为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然而,我国的经济学家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基础理论的呢?我国的经济学家又以什么样的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起各种理论模型的呢?以目前来看,恐怕是用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的态度,从经典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中杂七杂八的拼凑起来的而形成的所谓经济学吧。这在改革开放之初固然是个好办法,一方面是因为经典政治经济学的某些观点并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则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特别是与外部世界接轨的需要,我国的经济理论又需要西方经济学的某些观点来支持改革。因此,这个杂七杂八的政治经济学为我国近三十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支持。我们应该向拼凑和使用这种经济学的经济学家表示崇高的敬意,是他们使我国经历了快速发展的三十年。
然而,同样是由于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这种拼凑的经济学已经不能也不可能再适应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了。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上与我们拿来的西方经济学的某些观点会越来越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所谓经典政治经济学的某些观点也越来越不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要求。因此,我国必须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经济学,这个经济学一方面要符合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必须符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这决不是西方经济学或经典政治经济学所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它们随便的杂交、拼凑就能弥补的。因此,有且只有一个办法即创立一种新的经济学才有可能适应我国将来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经济学,我称之为新经济学以区别于经典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当然,也可称之为新政治经济学。
作者看到了近十年来,不少人所谓创立的新经济学或新政治经济学。作者也有幸创立了自己所谓的“新经济学”。这是时代的要求。这种经济学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根据作者自己研究经济学的体会,作者的新经济学与经典政治经济学比较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经典政治经济学不同。经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以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而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矛盾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新经济学也就是研究生产力对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决定性影响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二、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经典政治经济学不同。经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所谓的“抽象法”。新政治经济学将突破这种研究方法,以抽象法、归纳法、演绎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的运用,将成为新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三、新经济学的历史使命与经典政治经济学不同。经典政治经济学与其说是用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理论,不如说是用来揭示资本主义罪恶的经济理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而诞生的(比如《资本论》)。而新经济学则是真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再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是以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目的。当前的新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是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
四、新经济学的理论核心与经典政治经济学不同。众所周知,经典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劳动价值论。作者的新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不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所谓新经济学三大定律。新经济学三大定律是包含劳动价值论的,就像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包含伽利略发现的惯性定律一样。
当然,新经济学也有与经典政治经济学一致的地方,比如说:新政治经济学与经典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都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新经济学与经典政治经济学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政治经济学和经典政治经济学都认为商品价值是商品价格的源泉,都坚持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等等。
当然,创立一种新的理论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这就需要经济学家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认清新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突破性地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目的进行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构造和研究,创造出新的(政治)经济学。那么,本文就作为吹响向新经济学前进的号角,指出社会主义新经济学理论的第一线曙光而发出的檄文吧。
附:
1.由于作者不是经济学科班出身,长期游离于经济学家的圈子之外,完全是闭门造车,对经济现象或一些经济论文的研究不够深刻,希望大家能够给予指导、指正。
2.如果您觉得作者的文章有用,作者希望有人能够赞助出版《新经济学(第一卷)》单行本或论文集。
3.作者由于远离经济学界,很少能够引用别人的论文,如果作者的某些观点或结论与别人一致,还请具有优先权的朋友见谅。优先权以发表日期为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