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2
昨天上一个班的以“中年续航”为主题的职业认知课,絮絮叨叨整了近3小时。大家觉得唠家常一样的人生经验分享还是不错的。课后想想,归纳起来,大概就讲了6个字“中年人的成长”。
第一, 子曰:30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60而耳顺,70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对照夫子的人生进步的境界阶梯,我们走到了哪一步呢?如果不足,则当急起直追。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第二, 听一个布道人说过:人越老、灵性越活跃;人死如蛹死、魂生如蝶生,身亡灵生,犹如从爬行动物变迁为飞行动物。联系孔夫子的人生进阶的话,我给出一个公式:生理指数=100—年龄;智慧指数=变数×年龄(变数就是你的努力程度)。圣经里有一句话:你死,是无智慧而亡。实在是最恶劣的诅咒。
第三, 中年的最大任务就是继续成长,而且是带领家人和同事、朋友一块成长,大家进步了,我们才真正进步了。所以,中年人要在权利名上做减法,在真善美上做加法。
第四, 需要纠正的3个理念:
(1)受人领导就是受人支配。实际上,如果领导的指示是让你做有意义的事情,则你不仅不是被支使,而且还是受指导、是大好事。因此,退休后如果闲着,完全应该去再就业、再创业,不要认为退休是解脱了受人支配的境遇。
(2)好人就是脾气好。我认为,好人的标准就是:在不合理的环境有血性、在合理的环境有理性、在美好的环境有情性、在理想的环境有灵性。中年人对社会的改善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认为,这就是夫子说的“知天命”!
(3)太忙了没空管孩子。曾国藩家书都是日理万机的情形下写的,请我们自省一下:我们和家人的交心谈话有多少呢?中年人的很多忙其实是忙着找乐子。
第五,需要提倡的几个理念。
(1)教育孩子就业的理念:先就业后择业、就业前3-5年是当学徒(有条件的最好继续人力资本的投资)、白领素质先干蓝领的活可以成长为金领人才(奥巴马大学毕业还干了3年义工呢,这3年是他成为“平民总统”的社会基础吧)、起点低并不等于终点差(后来居上者多)等等。
(2)劳动(工作)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克制欲念、淬炼人格、培育美感、增长智慧、成就佛性的必经之路。建议看看稻盛和夫的《活法》,请看看民国时期的王凤仪先生的故事。因此,当然,对于真正不公平的制度我们虽然是应当通过沟通、抗议乃至斗争来改进的。但是,我们不能将对待遇的不满发泄在工作上,否则,就是自讨苦吃。这如同不能将配偶给你受的气撒在孩子身上一样。
(3)爸爸(妈妈)爱孩子的最好方式爱孩子的妈妈(爸爸)。如果让弱势一方将怨气洒在孩子上,这会贻害千年。如果让家庭充满正能量,则会福泽万代!
(4)家教的忠告。对爸爸来说,最忙也要管孩子。对妈妈来说,不要管得太细太多太粗暴,不要此路不通而死不悔改。批评不行、何不表扬?高声不起作用,何不和风细雨?急性子不行,何不闲庭信步悠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