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7-9-17 00:16:44
左派 发表于 2008-12-6 15:16
货币流通速度当然十分重要。不管是古典经济学还是现代经济学,都不敢小觑这个指标。所以“从古典到凯恩斯到 ...
mv=pq这一公式只适用于实物经济,不适用于货币经济,因为它无法描述货币流量的衰减与增加,忽视了储蓄,不能解释债务累积导致的债务危机。
而周期总GDP=M/(S*D)则合乎逻辑地解释了短周期与长周期。
即由于部分准备金而使基础货币完成变成了存款准备金,从而让实体经济完全失去了流动性而陷入停顿,这就是流动性短周期;
它的解决是通过增加基础货币M,或者降准降息来减小储蓄率S、准备金率D来实现。
但是,这一过程必然使周期总GDP*S增加,也即借贷债务增加,它的累积形成债务危机,然后通过减债务、去杠杆以后,再次启动经济,这就是债务长周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7 07:23:39
货币流通速度很容易计算(观测),就是没什么用。从费雪方程式 GDP=MV 可以推出 V=GDP/M。

假设GDP用2016年GDP,M用2016年M2。则2016年
    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 V=744127 / 1550066 = 0.48,即两年多才能流通1次。
    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 V=18624.5 / 13197.7 = 1.41,即一年能流通1.4次。

中美两国差距这么大是因为美国间接投资少,导致M2很小,所以除得的商就大。费雪公式忽略了直接投资,所以没大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较下面这两种情况:
1)间接投资:张三把1亿元存入银行,银行增加1亿元存款。银行把这1亿元贷给企业,企业用这1亿元发工资,员工再把1亿元工资存入银行,银行又增加1亿元存款。银行共增加2亿元存款,即M2增加2亿元。
2)直接投资:张三把1亿元直接贷给企业,企业用这1亿元发工资,员工再把1亿元工资存入银行,银行增加1亿元存款。即M2仅增加1亿元。

上面两个过程创造的GDP是相同的,都是员工创造的1亿元增加值(生产法),而员工为此领到1亿元工资(收入法)。间接投资多走一次银行,使得M2变大,V随之变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7 10:41:38
xwu622 发表于 2017-9-17 07:23
货币流通速度很容易计算(观测),就是没什么用。从费雪方程式 GDP=MV 可以推出 V=GDP/M。

假设GDP用201 ...
分析得好,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7 10:43:24
xwu622 发表于 2017-9-17 07:23
货币流通速度很容易计算(观测),就是没什么用。从费雪方程式 GDP=MV 可以推出 V=GDP/M。

假设GDP用201 ...
长期看,例如十年,20年,一国的货币周转率是否稳定,并且趋小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7 10:51:17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17 00:16
mv=pq这一公式只适用于实物经济,不适用于货币经济,因为它无法描述货币流量的衰减与增加,忽视了储蓄,不 ...
应该是居民储蓄使债务增加,而不是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如果只是存款准备金率导致基础货币减少,那么央行反复循环投入基础货币即可解决债务问题。央行一笔基础货币通过存款准备金收回后又反复投就是了,资金反复使用,没有债务积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7 11:03:50
xwu622 发表于 2017-9-17 07:23
货币流通速度很容易计算(观测),就是没什么用。从费雪方程式 GDP=MV 可以推出 V=GDP/M。

假设GDP用201 ...
这个分析是错误的。
M不能用M2,你能让M2全流通?
谁也没有这个能力,除非让商业银行全倒闭。
真正流通的货币不但远小于M2,而且小于基础货币M,实际只有流通中的纸币加上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以此计算,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10次左右,这和按月发工资是吻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7 11:05:37
马列光 发表于 2017-9-17 10:51
应该是居民储蓄使债务增加,而不是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如果只是存款准备金率导致基础货币减少,那么央 ...
上面我的帖子用以说明存款准备金制度使流通货币转变为法定准备金而失去流动性,进而导致短周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7 11:07:59
我己经在您贴里回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7 11:09:29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17 11:03
这个分析是错误的。
M不能用M2,你能让M2全流通?
谁也没有这个能力,除非让商业银行全倒闭。
对M2的认同是讨论的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7 11:24:10
马列光 发表于 2017-9-17 11:09
对M2的认同是讨论的基础
首先要弄清楚银行流通的到底是什么才有进一步讨论的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7 15:53:26
最早的时候费雪给出的公式是MV=P*T=Py*Y+Pf*F
Y是实体交易,F是金融交易,前面的P分别就是各自对应的价格,在古典经济学派里面的二分法,就是把经济中的分析对象划分为实体部门和金融部门两部分。后来教科书简化了这个模型,不考虑金融部门(我也不知道是谁简化的😢),用了MV=PY,忽略了金融部门的因素。但是这个公式大概的思想没有变。货币数量论(费雪方程式)是一个流量分析。
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工具,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引入时间度量。
货币流通速度是不是个流量,我不好断言,但是我知道,汉语里说到速度这个词的时候肯定是有时间作为分母的。
这些基本概念教科书已经做了明确界定,我们看书的时候尽量不要发明创造,否则连讨论的共同基础都没有了。


另外这里的M到底是M1还是M2,都可以,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行使货币功能的货币总和。在费雪那个时代也许M1就够用了,后来随着准货币们流动性的增强M2也纳入考虑,70年代之后随着货币创新,M2也已经不能涵盖所有交易型货币了,现在我国引入了信贷总量这个参数,这就已经比M2要大了。
这个公式本身是个粗略描述,数字上的意义不大,毕竟时代已经那么久了,但是里面的思想还是恨值得借鉴的。后来的现代货币数量学说(弗里德曼)就是在这个公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发展,得出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可测的函数的结论。(虽然实证上未必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7 16:17:08
M2是存款余额,银行的债务,它是不能流通的,只有银行资产,且是处于现金状态的流动资产才是可以流动的。
它们包括存户的现时交来的存款,以及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之所以有人感觉自己的存款可以随时自由存取支付,就在于其额度小,处在银行的日常支付范围内,而大额转账与提现都是严格规定的。
国家为什么要控制王首富,而不去管普通百姓提现、转移资产呢?体量不同而已。
但是,即便是普通百姓的小额提取,如果形成一致行动,即只取不存,也就是挤兑,银行必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7 16:28:40
换句话说,储户的存款已经被借出使用了,储户手里的存折只是银行的一张借据,这张借据能不能兑现,取决于贷款的归还,而贷款大部分只能借新还旧,无法偿还,因此才有周期性经济危机,其主要特征就是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债务消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7 17:17:52
xwu622 发表于 2017-9-17 07:23
货币流通速度很容易计算(观测),就是没什么用。从费雪方程式 GDP=MV 可以推出 V=GDP/M。

假设GDP用201 ...
V=GDP/M2是错误的,应该是V=PQ/B,PQ货物及服务交易总额,B基础货币。PQ是GDP的3倍以上。V在7以上。
货币流通速度严格上应称为货币流通频次,量纲是1/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8 01:05:50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17 16:17
M2是存款余额,银行的债务,它是不能流通的,只有银行资产,且是处于现金状态的流动资产才是可以流动的。
...
"处于现金状态的流动资产才是可以流动的"?

银行给企业贷款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在企业账户记一笔对银行负债和一笔企业资产,并不用卡车运现金的。现在许多单位发工资都不发现金,银行直接把钱从单位的户头转到员工的户头。你不应该把这种不“处于现金状态”的转账排除在资金流动之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8 01:28:5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17 17:17
V=GDP/M2是错误的,应该是V=PQ/B,PQ货物及服务交易总额,B基础货币。PQ是GDP的3倍以上。V在7以上。
货币 ...
首先,V可以有不同的定义。最好的方法是加一个符号说明以示区别。例如,用M1算出的V记作V1,用M2算出的V记作V2,用基础货币算出的V记作VB,等等。

其次,这个PQ是一个很不科学的概念,也没有人认真地去统计它的数值。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个产品由企业A生产材料,企业B用材料生产零部件,企业C用零部件组装产品销售。材料这部分经过三次交易,在PQ中重复计算3次。如果A、B、C三个企业合并成一个企业,材料部分就只交易一次。在PQ中只计算一次。而GDP的计算就没有重复情形,不受企业合并影响。

第三,涉及基础货币的公式几乎都是错的。因为基础货币中的存款准备金那部分太灵活了。
举个例子来说。现在央行用存款准备金购买外汇。其实央行也可以不征收存款准备金而是靠发行央行债券来购买外汇。如果央行用债券购汇,中国的基础货币就会从30万亿元降到7.3万亿元。难道货币流通速度就能因此加快3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8 03:23:31
xwu622 发表于 2017-9-18 01:28
首先,V可以有不同的定义。最好的方法是加一个符号说明以示区别。例如,用M1算出的V记作V1,用M2算出的V记 ...
PQ可能没人统计,但确是交易总额。货币都是基础货币在流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8 05:14:43
为什么都是基础货币在流通呢?
可以想象一下未来货币全是电子货币,央行发行了数字代号的货币,就像比特币一样。比特币就那么多。货币也那么多。
可以想象古时候,只有金属硬币,金属硬币数量是一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8 05:39:0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18 03:23
PQ可能没人统计,但确是交易总额。货币都是基础货币在流通。
显然你不理解“基础货币”的定义。基础货币是现钞和银行上交央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100年前,存款准备金是压在央行不动的。例如商业银行上交20%的存款准备金,那么只有80%的贷款会再次存入商业银行。这就是货币乘数的起源。你说的“货币都是基础货币在流通”,用基础货币做计算速度时的分母是错误的。

现在,央行把20%的存款准备金又投放出来。投放出来的存款准备金和银行自留的80%存款同时流通。你说的“货币都是基础货币在流通”仍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8 06:40:3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18 05:14
为什么都是基础货币在流通呢?
可以想象一下未来货币全是电子货币,央行发行了数字代号的货币,就像比特币 ...
你的错误就在于把基础货币和现金的概念搞混了。现金是不会重号的,而基础货币是会重号的。

举个例子。
假设央行发行一个9999号的货币。张三把它存入银行,银行把它作为存款准备金上交央行。那么基础货币中就有两个9999号货币了,一个是最初发行的,另一个是商业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上交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8 08:38:30
xwu622 发表于 2017-9-18 06:40
你的错误就在于把基础货币和现金的概念搞混了。现金是不会重号的,而基础货币是会重号的。

举个例子。 ...
基础货币的流通是这样的:央行发行了基础货币后,有的很多数字号例如9999等被收回,但它们已转化为存款之后又被贷款存款重复计算,这样才形成广义货币M2。
广义货币M2=基础货币+其它货币,其它货币都是被重复计算的货币。
所以,是基础货币在流通。即使央行将所有现金均收回,也可以流通。
基础货币不重号,只是流通后,一个号被商业银行计算多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8 10:17:03
xwu622 发表于 2017-9-18 01:05
"处于现金状态的流动资产才是可以流动的"?

银行给企业贷款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在企业账户记一笔对银行负 ...
银行间转账,不是靠的现金与准备金账户上有无余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8 10:18:16
xwu622 发表于 2017-9-18 06:40
你的错误就在于把基础货币和现金的概念搞混了。现金是不会重号的,而基础货币是会重号的。

举个例子。 ...
滑天下之大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8 10:21:5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18 08:38
基础货币的流通是这样的:央行发行了基础货币后,有的很多数字号例如9999等被收回,但它们已转化为存款之 ...
既然你知道一个号被商业银行计算多次,那么应当理解商业银行上交的存款准备金也是计算多次之一。

你不能只看央行投放基础货币中的存款准备金的过程,也要看到之前商业银行上交存款准备金的过程。存款准备金要商业银行先上交,然后央行才能投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8 10:53:10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18 10:17
银行间转账,不是靠的现金与准备金账户上有无余额?
银行间转账是通过清算支付系统,而清算支付系统和存款准备金并无必然联系。

例1:美元的清算支付系统是私营的,显然与存款准备金无关。
  美元的清算支付主要是通过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CHIPS)进行。CHIPS于1970年建立,是全球最大私营的美元资金交换系统,平均每天清算和处理1.5万亿美元的美国境内和跨境支付业务。

例2. 英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为0。银行间照样转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8 11:02:05
xwu622 发表于 2017-9-18 10:53
银行间转账是通过清算支付系统,而清算支付系统和存款准备金并无必然联系。

例1:美元的清算支付系统是 ...
问题是你在准备金非零情况下,竟可以自行造币,一张钱即能交准备金,又不耽误商行贷款,高啊。
全国银行都应该聘你为顾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8 12:52:27
xwu622 发表于 2017-9-18 10:53
银行间转账是通过清算支付系统,而清算支付系统和存款准备金并无必然联系。

例1:美元的清算支付系统是 ...
既然您知道英国存款准备金为0,您应该知道流通仅仅是发行的货币在流通,那只是基础货币,其它货币都是基础货币的重复计量。例如一个人的血是一定的,不能用循环多次的量当作血量,一次循环的量才是血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8 21:06:58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18 11:02
问题是你在准备金非零情况下,竟可以自行造币,一张钱即能交准备金,又不耽误商行贷款,高啊。
全国银行 ...
“一张钱即能交准备金,又不耽误商行贷款”?你又在驳斥自撰的观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8 21:10:2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9-18 12:52
既然您知道英国存款准备金为0,您应该知道流通仅仅是发行的货币在流通,那只是基础货币,其它货币都是基础 ...
基础货币是发行的货币(即现钞)和存款准备金二者之和。你把存款准备金也当作“发行的货币”是错误的。存款准备金是从发行的货币派生出来的量。
您应该知道流通仅仅是发行的货币在流通,那只是现钞,其它货币(包括基础货币中的存款准备金部分)都是现钞的重复计量。例如一个人的血是一定的,不能用循环多次的量当作血量,一次循环的量才是血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30 21:00:32
xwu622 发表于 2017-9-18 21:10
基础货币是发行的货币(即现钞)和存款准备金二者之和。你把存款准备金也当作“发行的货币”是错误的。存 ...
首先,和你一样反驳一下张XX的观点,英国准备金为0但是现金漏损的存在使得存款创造并非无限,这个观点教科书上写的比较明确可以参见胡庆康《货币银行学》央行零准备金制度,或者米什金的书。
其次,关于流通中的货币这观点,我比较赞同和你争论的那位的观点,但与他又有所不同。一方面我承认存款创造,即你银行的钱完全可以拿来使用来满足交易或其他需求。但是当人们都取出使用时,流动性就会不足。举个例子,假设基础货币10W(无漏损,全部为准备金),货币乘数M2为5.那么整个经济系统的货币存量为50W。但是当首富A要在外国买一栋房子,这个房子的价格折算成本币是10万零1元,那么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就出现了。货币的流通速度也就是基础货币翻转的过程。承接上例,银行准备金率应当为20%,这个时候第一笔基础货币又央行派发给了银行A,A上交20%给央行,也即央行持有2W,8W贷出给B,B上交1.6W给央行。这是存款创造的过程,换句话说,存款创造就是最初的基础货币转化为央行准备金的过程,不计入漏损和超额等因素的话。那么整体的流通速度应当是基础货币总量(10W)翻转的次数,如果这个翻转的次数不够多,假设从B到C,C是个人,它不存银行转而持有货币,那么货币乘数就变了,所以货币乘数的大小直接由货币流通次数决定而且当次数足够,流动的周期太长的话也会出现问题,就比如没有电子支付情况下,支票的流转从美国东部到西部要几天的时间,这个情况下,整体的基础货币数量也应当增加,否则会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反推流动速度,应该就如同石开石所说,是整体货币存量除以基础货币数量,因为如果流通速度不足,那么一段时间内存款创造不能完成,这将倒逼央行逆回购发行货币,注入流动性。现实经济中因为现金漏损的情况(中国尤其严重)导致存款创造实质上是不通畅的。导致的结果就是央行大量发钱,但企业流动性方面仍改善不大。
再者,其实题主问的问题时货币流通速度的问题,虽然已经过了几年了,但我现在学这些东西正好也有疑问,希望不吝赐教。

货币问题的本质其实是研究货币能否影响经济,如果能影响,那么何种变量,何种程度。不知道这么表述对不对。那么是货币供给决定货币需求呢,还是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呢?再者,在传导机制上,如果货币供给外生,这个货币供给如何传导给货币需求?还有按照凯恩斯的理论,MS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国民收入/产出增加。如果是这么一个逻辑的话,那研究货币需求函数有什么用呢?只是为了货币市场均衡?我们的研究目的难道不是使用货币政策达到就业经济增长等四大目标嘛?

目前思路就止于此,后续有问题还会PO上来,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