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wu622 发表于 2017-9-18 21:10 
基础货币是发行的货币(即现钞)和存款准备金二者之和。你把存款准备金也当作“发行的货币”是错误的。存 ...
首先,和你一样反驳一下张XX的观点,英国准备金为0但是现金漏损的存在使得存款创造并非无限,这个观点教科书上写的比较明确可以参见胡庆康《货币银行学》央行零准备金制度,或者米什金的书。
其次,关于流通中的货币这观点,我比较赞同和你争论的那位的观点,但与他又有所不同。一方面我承认存款创造,即你银行的钱完全可以拿来使用来满足交易或其他需求。但是当人们都取出使用时,流动性就会不足。举个例子,假设基础货币10W(无漏损,全部为准备金),货币乘数M2为5.那么整个经济系统的货币存量为50W。但是当首富A要在外国买一栋房子,这个房子的价格折算成本币是10万零1元,那么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就出现了。货币的流通速度也就是基础货币翻转的过程。承接上例,银行准备金率应当为20%,这个时候第一笔基础货币又央行派发给了银行A,A上交20%给央行,也即央行持有2W,8W贷出给B,B上交1.6W给央行。这是存款创造的过程,换句话说,存款创造就是最初的基础货币转化为央行准备金的过程,不计入漏损和超额等因素的话。那么整体的流通速度应当是基础货币总量(10W)翻转的次数,如果这个翻转的次数不够多,假设从B到C,C是个人,它不存银行转而持有货币,那么货币乘数就变了,所以货币乘数的大小直接由货币流通次数决定而且当次数足够,流动的周期太长的话也会出现问题,就比如没有电子支付情况下,支票的流转从美国东部到西部要几天的时间,这个情况下,整体的基础货币数量也应当增加,否则会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反推流动速度,应该就如同石开石所说,是整体货币存量除以基础货币数量,因为如果流通速度不足,那么一段时间内存款创造不能完成,这将倒逼央行逆回购发行货币,注入流动性。现实经济中因为现金漏损的情况(中国尤其严重)导致存款创造实质上是不通畅的。导致的结果就是央行大量发钱,但企业流动性方面仍改善不大。
再者,其实题主问的问题时货币流通速度的问题,虽然已经过了几年了,但我现在学这些东西正好也有疑问,希望不吝赐教。
货币问题的本质其实是研究货币能否影响经济,如果能影响,那么何种变量,何种程度。不知道这么表述对不对。那么是货币供给决定货币需求呢,还是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呢?再者,在传导机制上,如果货币供给外生,这个货币供给如何传导给货币需求?还有按照凯恩斯的理论,MS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国民收入/产出增加。如果是这么一个逻辑的话,那研究货币需求函数有什么用呢?只是为了货币市场均衡?我们的研究目的难道不是使用货币政策达到就业经济增长等四大目标嘛?
目前思路就止于此,后续有问题还会PO上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