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3-12-12 15:41:42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3-12-10 19:49
专家称不卖地马上陷危机(续)
风险未知
看样子有必要正本清源了, 看看土地因素在房地产行业中到底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土地因素: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人类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无一能离开土地,所以地球上任何地产开发商想弄点项目玩玩,首先绕不过去的一点就是获得土地。在中国,土地是在中央ZF以及地方ZF手里,作为全球最大的地主,中国ZF的土地分类供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会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而房价也必将被其所影响。
先来看看中国的土地分类吧(有心人可以到网上查查全国土地分类标准):在中国土地被分为三大类,就是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我们的房地产市场的土地来源只是处于建设用地范畴中的几个小类。如果房地产行业想大大发展,势必要从其它领域侵占土地。但是在中国,现在还轮不到开发商大佬们说的算,不是他们挥着手里的票子就可以侵占的,ZF每年的土地规划中农用地,工业用地转商业用地,转住宅用地的数量将直接掐着房地产行业的脖子。所以我们在分析一个地方的房产价格走势时,必须要考虑到地方ZF手中的土地存量,尤其是优质地段的土地存量以及每年ZF的土地供应行为。
举个例子,在考虑土地对上海房价的影响时,首先要考虑上海市总的土地面积,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占比各是多少,每年会有多少农用地或工业用地转商住用地,一线地段还有多少土地捏在在ZF手里,因为优质地段的土地就像沪深两市中的权重股,谁拿的多,谁就越能掌控一个城市的总房价,其行为方式就像通过控制沪深两市的权重来控制沪深两市的整体走势。而上海市ZF目前在核心地段基本已无闲置土地可卖,大部分土地早已落到开发商手里了,房价和商业地产的租金等于是开发商说了算,所以想通过ZF的所谓国五条来调控上海房价无异于痴人说梦。
地方ZF卖土地获取财政来源确实是比较痛快,但是土地卖完的那一天,也就是ZF向地产商,向投机资金彻底投降的那一天。其实也无需卖完,一旦优质地段的土地资源落入开发商手中,就意味着土地市场控股权即将旁落,那么整个城市的房价就不是那么好控制的了。(但是在中国50年后会重新来过,TG有所有权和使用权两手准备,当临近这50年的周期时,房地产市场肯定会有大的动荡)。
记得前几年任大炮为首的一帮地产大佬们高呼房价上涨是因为ZF土地供应跟不上造成的,要求ZF放开土地供应,解决供给问题。如果放开对房地产行业的土地供应,其恶果是显而易见的,房地产行业会在全球资金宽松的背景下,大肆购买ZF的土地,在ZF无地或地少时,通过其占据的绝大多数优质土地资源抬高商业地产的租金和居民房价,将其他行业和老百姓绑架在自己身上,看看现在香港ZF的窘境也就知道了。

现在你们看到的一系列所谓专家的文章妄图通过土地来回收货币, 避免通涨, 解决财政问题, 那都是屁话, 本质只有一个, 把土地从ZF手里搞到自己手里从而达到绑架国家的宏观经济.  土地是有限的, 钱是可以随便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2 16:13:25
土地不是支撑,土地只是被当作吸收超发人民币的一种载体
楼主文因果颠倒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2 17:46:34
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3 20:15:43
人民币是信用货币,信誉依赖于ZF信用,其支撑是依赖国家经济实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5 13:55:33
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5 21:08:43
souza 发表于 2013-11-26 13:35
土地能一直释放?
就跟前半部分讲到的粮食本位制一样,土地不足以支撑货币发行时,自然就会转移到其他方面了,历史总是那么相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6 15:12:29
我觉得,人民币的信用还是靠外汇来支撑的,虽然中国M2超过了100万亿,但是实际上的货币发行量并没有这么多,央行的货币发行量和外汇储备有很大关系,因为这么多年通过出口获得的外汇储备实际上都是央行收购的,央行也为了保持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因此顺差越多,货币发行量越大。中国M2过度膨胀主要还是由于中国独特的经济体制决定的,银行业的货币放大功能受中国高储蓄率的影响,这才是M2膨胀的主要功能,目前扩大内需,减少贸易顺差,提升直接融资比例,降低银行业货币放大效应才是王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7 09:36:29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7 09:36:30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7 23:36:50
  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1 12:39:1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5 12:56:09
对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6 23:25:45
人民币越来越没有信用了 还怎么讨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7 13:04:31
人民币是靠土地在运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0 21:14:43
支撑人民币信用的最根本的因素不应该是土地,而应该是人的需求,或者说是人的最终消费。因为,持有人民币能够买到粮食,买到土地,买到楼房,所以人们想要得到人民币。而楼主所说的粮食以及土地,其实是满足了人们当时需求的要素,大部分人肯定是想先吃饱了肚子,再想着有好房子住。这种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满足需求的交易的大规模增长,就要求货币的大量发行。当房子的空置率提高,购房者需求增长平稳之后,就像现在一样,购房者的需求已经由狂热转入理性,经济体中多余的货币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这只有依靠新的消费需求的出现才能解决。所以说,支持人民币信用的,是拥有着巨大消费需求的人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0 21:16:09
好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1 09:19: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1 09:32: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1 09:37: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4 22:14:07
看了开头就觉得只需要直接看结论, 然后结论是--什么破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6 08:33:26
长文好累,总觉得人民币以后会和物权法有相当大的相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6 10:17:38
没看懂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人民币10年增发6倍,超过GDP2倍却没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理论上说,物价取决于货币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货币超过GDP2倍,物价就应该涨2倍
楼主的意思是——
10年物价涨2倍就算恶性通货膨胀,但没发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7 19:18:57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4 10:03: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4 23:43:38
yue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0 10:31:18
关注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3 16:12:25
名帖留爪    慢慢咀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4 01:11:07
好文章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5 22:44:55
连基本金融常识都不懂的帖子,还在顶啊顶。呵呵。
可见现在经济学的教育是多么失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6 15:29:46
认真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