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 广西探索
·
一个体系、两大平台、两项信用工程、两个信用区域
一个体系:本帖隐藏的内容
人民银行牵头组建的全国联网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目前已收录广西13.41万家企业和2598万自然人信用信息,系统入库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9009亿元,个人贷款余额4256亿元,金融机构月均查询超过41万次。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关注自身信用记录,今年前9月,全区企业和个人主动查询自身信用报告的数量超过8.9万人次,相当于2012年全年的129.7%。当然,目前确实的信用主体还有政府,关联的是政府预算、经费管控、政府消费支出等等,政府信用体系建设起步中……
两个信用区域本帖隐藏的内容
北部湾沿海经济区信用体系和桂林信用旅游城市建设,打破钦州、北海、防城港行政区域边界,积极构建北部湾沿海经济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两项信用工程
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工程“两项信用工程”建设
本帖隐藏的内容
1 信贷关怀小微企业
在百色做农产品批发经营的李先生,因为经营不上规模、缺少抵押物从未得到过银行贷款,靠自己“小打小闹”,生意一直做不大。今年初,银行走起了亲民路线,凭着自己良好的信誉,李先生不但向银行申请到小微企业贷款,还从一些新设立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扶持,简陋的批发部也变成了十来个人的小公司。
这种情况的转变,让包括李先生在内的广西120多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益匪浅。今年,我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力度进一步加码。广西银监局在《2013年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意见》中,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向县域、乡镇、老少边穷地区等金融服务薄弱区域,以及批发市场、商贸集市等小微企业集中地区延伸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网点。全年批复县域及金融服务薄弱区域机构规划32家,已开业(筹建)24家。
为丰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种类,我区大力发展与小微企业相匹配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截至9月末,我区已开业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分别有39家和285家,当年累计发放贷款363.8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7.85%和226.26%。贷款全部投向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人及“三农”。
2 银行单列小微信贷计划
为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拓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广西银监局督促商业银行区分行和法人银行单列年度小微企业信贷计划。从我区银行业机构单列的2013年度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计划看,预计2013年末,我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信贷余额将达到3820亿元,比年初增加653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8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将达到20.64%;计划发放小微企业的贷款户数16.05万户,比年初增加3.52万户。
此外,我区还积极搭建对接平台促进政银企沟通交流与合作。今年,我区14个市工信部门和人民银行各市分支机构联合组织开展服务企业活动暨中小微企业信贷项目对接会,107家中小微企业与相关金融机构现场签订信贷合同和意向书,贷款额度达35.3亿元。
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区小微企业信贷总量稳步增长。截至9月末,全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21亿元,比年初增加658.44亿元,比去年多增81.26亿元,增幅20.18%,增幅比各项贷款平均增幅高8.69个百分点。
3 小微金融强化创新
近期召开的柳州市专利质押融资工作推进会上,柳州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8项专利成果进行银企对接,共获得银行发放的4200万元质押贷款融资,实现了广西专利质押融资零的突破,专利成为资本在柳州变成现实。
这是我区创新小微企业风险分担方式,进而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成功实践。近年来,我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及客户特点研究开发的中小微企业服务模式和信贷产品层出不穷。今年的我区金融主管部门在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上更突出了推动金融创新,以增强小微企业融资供给能力。
“我们鼓励商业银行根据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点,由单纯提供融资服务转向提供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抵质押方式,并在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研究发展网络融资平台,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渠道。”广西银监局有关人士表示。我区银行业承诺在2013-2015年度计划在柳州、梧州两市新增信贷计划927.32亿元,用于支持柳州、梧州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4 信息服务“增信”小微
近期,河池市一家知名酒业公司入选“河池诚信中小企业”后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河池市农发行对其执行的贷款利率由6.01%调至5.31%,为企业节约了140多万元的利息支出。有了信用的金字招牌,企业贷款不仅容易了,而且便宜了。
“缺乏信用信息参考,是横在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中间的一道坎。尽快建立起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是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有效手段。”有关人士指出。
近年来,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依托人民银行全国统一的企业征信系统,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科学、高效地整合构建广西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立了7.8万户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并加强与法院、劳动保障、公积金、海关、税务、环保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工作,定期采集、更新拖欠工资、个人公积金、海关行政处罚、企业和个人的欠税信息、环保违法信息等。
同时,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还充分利用广西中小微企业信用档案系统信息资源,大力开展向金融机构推荐“诚信中小企业”活动,对有信用、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增加信贷投入,督促各金融机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供信贷支持,并可根据企业实际在贷款利率、额度、期限及抵押担保方式上适当放宽。
截至9月末,我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中小微企业信用档案库为13674家中小企业进行了授信,实际给予信贷支持12220户,信贷投放累计达到1333亿元;全区累计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荐1418家诚信中小微企业,1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诚信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52亿元。
在今年召开的广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上,我区对进一步探索建立广西信用信息平台进行了部署,促进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信用信息在多个部门共享交换,建立健全广西社会信用体系,将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更为完善的信用环境。
本帖隐藏的内容
5 扩宽直接融资渠道
在证券市场持续低迷、IPO持续暂停的今年,我区企业上市融资陷入停滞。不过,对于我区小微企业来说,直接融资市场却利好不断。
今年3月,自治区政府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签署《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合作备忘录》,标志广西正式成为全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省份;今年6月,从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至全国。这意味着,广西的中小微企业将增加两条直接融资新渠道。
目前,广西小微企业在中小企业板上市仅有莱茵生物、广陆数测、桂林三金、皇氏乳业、八菱科技、百洋股份等6家公司,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水平严重落后。
为拓宽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9月初,自治区金融办、广西证监局联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在南宁召开广西中小企业“新三板”挂牌培训暨直接融资服务对接会,鼓励和动员中小企业抢搭新三板扩容“头班车”。截至目前,我区已有拟挂牌企业15家,在西部地区列第四位。我区有意向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的企业也达到十余家。
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还积极以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渠道。9月末,我区已有两个地市取得区域集优债务融资的试点资格。10月18日,广西首单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柳州第一期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注册申请获交易商协会同意,3家企业注册金额2.68亿元。
相关内容 如集合票据、专利质押融资、新三板 请看我日志内容。
云南、广西 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观内容 十大任务重点突出内涵丰富
目标: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建立与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多元化现代金融体系,促进滇桂两地与东盟、南亚国家经贸金融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对周边地区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总体方案》的主要任务,明确了实施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培育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保险市场发展、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跨境合作、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建立金融改革风险防范机制和健全跨境金融合作交流机制共10项试点任务。每一项任务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将成为推动云南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方面,重点实施跨境人民币双向贷款业务促进跨境结算便利化、人民币特许兑换业务、人民币现钞出入境管理、货币挂牌交易和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推动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跨境清算和结算体系建设等试点任务。在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方面,重点实施金融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吸引东盟、南亚金融机构到云南设立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国际性或区域性管理总部,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云南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到东盟、南亚国家设立机构等试点任务。
为培育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重点实施企业境内外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转让,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金融要素交易市场等交易场所发展,外资股权投资基金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多元化的债务融资等试点任务。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重点实施个人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集中运营管理,试验区外资股权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等试点。(联想一个近期的中国鼓励企业在新加坡上市、新加坡鼓励苏州园区企业、浙江高新区企业在新加坡融资)
《总体方案》的主要目标是: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建立与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多元化现代金融体系。金融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支持沿边经贸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促进滇桂两地与东盟、南亚国家经贸金融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对周边地区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云南省金融办表示,结合云南实际和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通过推进以滇中产业新区为核心的滇中经济圈发展与打造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双轮驱动,才能为实现大项目带动战略提供系统性融资支撑;只有通过境内与境外经济金融的开放招商双轮驱动,才能实现境内外货币金融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包容性发展支撑;只有通过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的制度安排与扩大沿边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双轮驱动,才能为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战略支撑,为推进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闯出一条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先行先试的新路径。
下一步,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的改革方向,我省将制定相关实施意见,建立工作机制,搭建工作平台,完善配套政策,全力实施推进各项试点工作,使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推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模范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