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以前也曾想到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看过此文,互联网对教育行业的影响远远超乎我的想象,让我对互联网的影响力有个更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其中对国内几家教育机构的对比,与想象中的情况大不相同。推荐大家一读文章有点长,但绝对值得认真读
转自I投资2013此话一问,新东方笑了。《中国合伙人》再苦逼励志,俞敏洪再后悔上市,新东方再亏损关校,它仍然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培训集团,引领8家海外教育上市公司,2013财年营收接近60亿元人民币,地位不可撼动。
新的教育创业者也笑了。他们没想去打倒新东方,在互联网教育领域,新东方并不是一个标杆。俞敏洪多年最担心互联网的冲击,但到了新的历史风口,新东方可不是能飞上天的那头猪。
徐小平也笑了。俞敏洪的这位合伙人,后来转型做投资人,说如果雷军和俞敏洪都做互联网教育,他一定赌雷军赢。“我们此刻正处在时代的转折点上,传统教育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完蛋,像雪崩一样。像新东方这种传统教育公司就面临巨大的危险,因为互联网教育是不需要教室的……”
更多的用户也笑了,网络课程多元选择,而且免费。更多的家长和孩子也笑了,不再疲于奔命各个教室,还能线上交流分享。更多的投资人也笑了,又一块淘金之地,2013年前8个月,共有23家在线教育公司获得融资……
但是,更多的人也哭了。中国作为一个教育大国,传统教育被过度功利化、商业化宰割还不罢休,更有未来的互联网教育,难道还将继续只是满足于做一个赚钱的生意吗?哈佛有《公正》、耶鲁有《死亡》等公开课,难道我们只能有开网店指南、如何考公务员课程吗?
乔布斯原本最想改变美国的教育,消灭教室,但中国即使人手一个iPad,这些内容商、渠道商、平台商能否做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教育创新?
毕竟,教育是国家民族振兴之本,而互联网民主工具最有可能拆掉学校的围墙,冲击僵化的体制,用情怀和大数据让大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中国的教育市场并不能天真地期待一出“音乐之声”,但是应该重温平克·弗洛伊德那首控诉教育扼杀人性的经典歌曲《墙上的另一块砖》(AnotherBrick In the Wall):“我们不需要灌输式教育/我们不需要思想被控制/教室里充满了黑色幽默/老师请让孩子们自己待着/嗨!老师!让我们自己待着/这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你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
让互联网教育的颠覆性来得更猛烈一些吧,让新东方的自我革命更彻底一些吧,创业者们上着课唱着歌,在加速拆掉教育迷墙上的一块块砖。
互联网教育模式很多,徐小平总结为三个方向:通过互联网来上课,通过互联网下载教材,通过互联网找老师,而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将会爆发。
第一首歌,是沪江网唱的草根社区之歌:“我们有圈子/我们为草根/估值2亿美元/移动端做得也很好/嗨!新东方!语言类地位不保哦/这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你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
沪江网让人意外的是,创始人阿诺做免费外语论坛积累了大量用户,在他开了网校之后,用户跟随而来,目前沪江网注册用户达4000万。今年7月,沪江网B轮融资约2000万美元,创下在线教育领域近年最大单笔融资纪录,公司估值达2亿美元。一位投资人承认看走了眼,沪江网此前每轮融资他都谈过,但估值很高,他最终错过了。
“我们肯定不是教育公司,我们是互联网公司。”阿诺说。沪江网位于上海张江科技园区,墙体明黄色,茶水间有水果点心,办公室里还有幼儿园,几个年青老师戴着耳机在测试新上线的课程。
阿诺说自己不是好学生,所以知道“差生”的痛苦。他1998年到上海读大学,花了半年学习讲普通话。2001年,BBS很火,阿诺办了一个外语论坛,希望英语学习者分享、交流。无心插柳,论坛访问量逐年升高,到2006年用户达到20万,沪江网正式投入公司化运营。
“找到商业化路径,只是证明我们没有做错事情、站错队伍。”阿诺说,从办网站第一天开始,他就坚信互联网教育能够改变不止是一代人,“几千年前是私塾教育,现代社会有了教育机构,互联网还不能改变教育的本质,但可以让孩子们不被逼着学习,而是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
很多用户一直追随沪江网,把这儿当成学习和交友的平台,但论坛并不能完全满足学习需求。有一些老师出没,人气很高,沪江网请他们录制课程,2009年推出网校。与大多数网校用视频课程的“重模式”不同,阿诺采用PPT+语音的“轻模式”。2012年,网校用户达到了200万,收入占沪江网总体的四成。
而这种模式在移动时代也有优势。沪江网开发了十多款App,直接把网校内容延伸到手机端。“PPT+语音在手机端传输没问题,其他视频形式比较难。”经纬资本前投资经理梁热说,沪江网的移动变现能力很强。
但沪江网也有隐忧,流量和用户的增长都有不确定性。其课程门槛不高,以语言类为主,比较难扩展到其他产品;用户群相对集中,基本上是大学生和工作几年的白领,如果往前做K12(6-18岁),也有难度。
阿诺最想改变越来越大的教育鸿沟。他说,上海每年初中升高中比例不到50%,高中升大学比例也只有50%,“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只有25%,其他地区比例更低,学习能力有限以及掌握较差学习资源的人是占绝大多数的。”上海闵行区育苗小学几百个孩子在沪江网上课,“上海有一百多所打工子弟学校,我们只去了十多所……”
这有点像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翻转教室”模式(flippedclassroom,线上教育、线下辅导)。打工子弟学校的老师连普通话都不会说,更不要说教英语了,沪江网送他们充值卡,老师帮助批改作业,处于教育边缘的孩子们讲比老师还标准的口语——这正是可汗学院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翻转教室”的意义。可汗学院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非营利性教育组织,用网络影片免费授课,堪称世界最大网校,已获微软、谷歌的投资。
未来网上教育将从现在占市场的10%涨到40%。俞敏洪在一次教育论坛上说,未来教育有三大模式:地面教育、互联网平台供应商、内容提供商,新东方不做平台,而是内容提供商。
第二首歌,从粉笔网到猿题库的创始人李甬唱了垂直互动之歌:“我们不做大V了/我们有练习题/公务员市场多大啊/用户欣然付费/嗨!新东方!考试题库你不多哦!/这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你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
李甬最早在教自己孩子的时候看到教育的弊端,没有一个平台能查询老师的专业程度、授课风格、学生评价等信息。2012年,时任网易门户事业部总裁的李甬离职,带着几个老部下创办了粉笔网。“学习,从粉一个老师开始”,这是一个垂直微博网站,想做名师的大号微博。
粉笔网忽视了一个核心因素:老师的驱动力。梁热说,“老师是个文人,就算赚钱,也是闷头赚钱;那些名师周末去讲一堂课就赚2万,一年能赚几百万,没有动力去维护微博。”红点投资合伙人谢晨星说,粉笔网和创新工场投资的多贝网、百度投资的传课网等类似,试图将授课从线下搬到线上,但受制于老师资源,处于探索阶段,商业模式尚待验证。
半年之后,李甬转型做在线题库。他们很早就想到了这种产品形态,也在粉笔网得到印证:最活跃的话题是关于考试题的。2013年2月,猿题库上线,主打公务员、司法、会计等职业类考试以及考研政治、K12高考题库等。对于一个人正常学习的三个步骤:学习、练习、考试,猿题库解决中间的练习,在PC和手机上都能进行。
与传统的教辅材料不同,猿题库声称有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发现你的知识点缺陷。团队40多人,每门课程都有教研组。在公务员考试中备受推崇的名师沈栋,任猿题库首席研究员。2万多道公务员考试题,你做一段时间,猿题库会对你针对性出题。
但他们并不满足做一个迎合官场或职场需求的在线题库,而试图用互联网还原私塾教育。粉笔网副总裁李鑫说,“中国多年来最好的教学模式是一对一,因材施教,我们认为用技术可以解决。”
原题库收费较低,一门课25元/月,一次购买一年为138元。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还是公务员行测(行政能力测验),接近25万人。但用户付费的增长空间有限,你会花几千块钱去上个培训班,但最多花几十块钱买套习题。猿题库已获经纬和IDG共700万美元B轮融资。
梁热认为,区别于电商,教育C2C模式会晚于B2C,得先有亚马逊然后有淘宝。现在缺乏好的教育内容提供商,C2C平台活跃度不高;教育是严肃的事情,不是随便在淘宝买东西,你买一段课程是要花时间去学的。他评价李甬:终于有一个资深互联网人来做一个垂直教育产品了;但题海无涯,流量和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会是猿题库的瓶颈。
多年以后,当李学凌看《中国合伙人》时,不由想起他大学时听过俞敏洪的演讲。如今作为YY公司董事长,他在网上能实现新东方万人大讲堂的沸腾场景。
第三首歌,YY唱了屌丝逆袭之歌:“我们有语音/我们为屌丝/这是长尾理论/谁管网民是不是乌合之众/嗨!新东方!你的老师都跑到YY了/这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你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
李学凌说,新东方一定会被互联网颠覆,互联网可以只收教育款的20%,其余80%给老师,但新东方不能。俞敏洪承认新东方面临老师流失的问题,原来新东方老师可以在YY讲课,今年7月,新东方颁发《关于严禁与业务竞争性网站合作的通知》,要求不能与YY等合作讲座、公开课、广告分成、联合推广等。
从游戏语音工具切入到教育领域,李学凌在掩饰自己的野心。YY教育业务每月活跃用户数达600万,老师超过两万名,YY不收取费用,课程限于淘宝开店、雅思、PhotoShop等实用技能。但别小瞧这个屌丝云集的地方,它造就了虚拟空间的唱歌明星、培训名师。
“在中国寻找可汗学院?可汗在中国就是邢帅啊。”谢晨星打趣说。邢帅在YY办了最大的网络学院,2000多个教学班,10万多名学生,直播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等课程,号召力和赚钱能力极强。邢帅网络学院2010年营业额还只有100万元,2011年增长为3000万元,2012年达6000万元,今年7月获A轮1500万元投资。
这是屌丝平台上的一个励志故事。邢帅生于1983年,读大二时没钱交学费,索性辍学做Photoshop培训。他一开始是在QQ群里通过QQ语音上课。当时QQ群最多容纳200人语音同时在线,音质不稳定。2009年,他带着学员来YY,这个语音工具可以容纳1万人同时在线。相比大部分在线教育用视频点播的形式,邢帅网络学院实时直播,每天早10点到晚10点,值班讲师通过视频、电话、QQ等解答学员疑问,晚上在线人数最高时能超过2000人。
邢帅网络学院成了YY教育的样板。2012年11月YY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李学凌将教育作为未来的一个重点。他说,教育互联网化的趋势毋庸置疑,“我觉得‘互联网教育’就是‘网络’和‘教育’两个词,要不然弄教育,要不然懂网络,我们更多的是有网络经验。”
但屌丝用户也可能是YY的短板。一个投资人说,“淘宝为什么牛?屌丝和高富帅都在上面买东西。但YY语音从游戏起家,用户群体要么是游戏玩家,要么是天天泡在网上的人。”这使很多教育类产品在YY上并不适合。
YY也在吸引名师入驻,和泰迪、贵学等十家教育机构发起“雅思700”商业计划,不像以往仅提供技术支持、不参与运营分成,YY承担起支付职责,学员更方便付费,从而吸引更多个人内容制作者。原环球雅思的名师郑仁强已经离开环球,全职转战YY。
李学凌把YY定义为一个平台,和淘宝一样,“淘宝大概也不懂怎么卖裤子,怎么做裤子,今天它不懂,十年之后它还是不懂。我们把懂的东西做好,不懂的东西让别人来做,所以这么多人做教育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互联网行业言必称“平台”,但还有谁能超过BAT呢?
第四首歌,今年7月,淘宝和百度先后杀入网络教育领域,唱了平台霸气之歌:“我们有流量/我们要通吃/消灭教室/C2C而且O2O/嗨!同学们!在虚拟世界尽情狂欢吧/这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你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
连YY都能威胁到新东方,更不用说BAT了。新东方那纸《关于严禁与业务竞争性网站合作的通知》,所禁止的对象也包括淘宝。但奇怪的是,新东方却出现在百度教育平台上。新东方在线CEO孙畅说,原因很简单,淘宝有可能拉走他们的老师,百度只是他们新增的一个销售线上和线下课程的渠道。
淘宝的教育业务叫“淘宝同学”,跟电商一样,这儿聚集了企业卖家和个人卖家。点击“我要开课”,课程内容五花八门,从如何开淘宝店到外语培训以及K12等。据淘宝同学数据,2012年淘宝教育销售额3.3亿元,其中三分之一是教材教辅,另外2亿是课程销售,相关卖家数1万-2万,课程商品数8万-9万,天猫入驻大机构大概20家。他们内部估算,目前淘宝同学在线教育日均交易额为300万元左右,今年能做到10亿元规模。
淘宝声称是在做教育电商化,利用其用户、流量优势,为线下和线上教育机构搭建一个平台。跟YY以“不卡不掉不延迟”的语音工具为切入点不同,淘宝从营销和交易入手,聚合线下线上教育O2O。淘宝同学10月份新版,将利用淘宝旺旺延伸出来的“旺旺互动直播间”,更多介入教学过程。不过其大多数课程是点播,而非实时直播。售价1元或9.9元的直播相当于一次性播放,比如教你线性代数的一个知识点。
比起淘宝同学这个海量的集市,百度教育更多是以搜索利器形成学海无涯。9月份,百度文库课程首页的显著位置开设了直播课程专区,链接导向百度注资的传课网。百度作为O2O平台,提供线上线下教育机构的课程搜索,比如环球雅思在百度有在线口语课程,最终导向它的网校。
据财报,2013年上半年百度教育获得了10亿元广告营收。梁热说,“BAT中,百度是最有资格做教育的,将会是它第二大变现来源,第一大是医疗。”而腾讯也有可能,QQ群是很多教育培训机构的重要工具,增强版QQ群还加入QTalk功能,腾讯看好教育的直播和互动,那也许将是不亚于游戏的新增长点。
但平台和流量再大,缺乏好的内容,竞争境界不高,也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不是科斯说的“思想市场”。
第五首歌,来自美国的MOOC三巨头Coursera、Udacity、edX唱了众生平等之歌:“想读哈佛斯坦福吗?/学分有效哦/知识就是力量/老师请让孩子们翻墙/嗨!老师!让我们翻墙/这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你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
2012年4月,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吴恩达(Andrew Ng)与达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创建了Coursera。他们与斯坦福、普林斯顿大学等80多个教育机构合作,为全世界400多万名学生提供400多门免费课程。Udacity由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教授、谷歌X实验室创立者、谷歌眼镜和自动驾驶汽车研发负责人塞巴斯蒂安·特龙(SebastianThrun)发起,为没有时间、金钱或机会进入传统大学的人提供在线课程。相比前两者,edX是非营利性机构,由MIT和哈佛合资成立。
《时代》认为“MOOC为广大普通人打开了一扇通往常春藤的大门”,《纽约时报》将2012年评为“MOOC之年”。Udacity已获顶级VC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领投的1500万美元B轮融资。Coursera今年7月完成B轮4300万美元融资。
MOOC已经来袭中国。“我是中国人,Coursera致力于确保网络课程在中国能够流畅便捷无障碍地观看,我们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尽量将更多用英语授课的课程翻译成中文。”吴恩达说。这位谷歌X实验室的“X教授”,开发了超大规模的人工神经网络Google Brain项目。
今年3月、7月,吴恩达分别跟清华、北大和上海交大、复旦谈合作。MOOC对中国高校最大的冲击,除了免费学到世界一流课程,还能获得国外大学的有效学分或专属证书(不是正式文凭)。清华、北大选择与edX合作,Coursera目前有港台地区大学及上海交大、复旦的五门中文课程。它还在果壳网和译言网新开设“MOOC学院”、“译言×Coursera”板块,大玩众包模式。10月8日,网易宣布和Coursera合作,为对方提供视频托管服务,并在网易公开课开设Coursera官方中文学习社区。
吴恩达说,他们最终的目的是“颠覆教室”。徐小平在微博上写道:“在线教育使得最优质教育能够免费抵达最贫穷落后地区。印度在这场革命面前处于领先中国的优势状态: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一旦几亿印度人都可以免费上哈佛与MIT等名校在线课程,中印竞争格局就会发生变化。虽然狼还没有到,但狼正在路上。”
但在MOOC之前,公开课已经在推倒美国高校的围墙了。受此风气熏陶,2010年,哈佛《公正》、耶鲁《死亡》两门课程在中国火爆起来。
第六首歌,网易公开课唱了公益之歌:“我们有钱/老板有情怀/欢迎加入知识的盛宴/老师请让孩子们翻墙/嗨!老师!请一起来翻墙/这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你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
在网易公开课上有国际名校公开课、中国大学视频、TED、可汗学院、Coursera、BBC纪录片等内容。前两年看着网友们志愿翻译公开课,网易“有点舍我其谁的感觉,毕竟网易有资源去做这个事情”,网易产品经理陈衡鑫说。2010年10月,网易成立项目组来做公开课。
网易创始人丁磊对公开课的定位是“公益产品”。陈衡鑫说,他们有两个理念,第一是公益,没有商业化运作的计划;第二是开放,并不想一家垄断。在网易之后,新浪、搜狐、凤凰、优酷土豆等也做了公开课频道。
网易挑选课程尽量多元,“我们并不想就拿一些比较花哨的,或者大家喜欢看的去获取高点击量,而是提供更广的选择给大家。”陈衡鑫说。网易公开课有哲学、金融、物理、环境保护甚至是癌症研究等内容。这让他们有一定的口碑。2012年11月,哈佛教授迈克·桑德到北京推广《公正》新书中文版,对陈衡鑫说,知道他的课程在网易很受欢迎。
尽管本土课程不多(北大5门,清华4门),网易也在跟更多中国高校合作。“老师们并没有太大动力把课程公开化,课程能够上网还是源于‘十二五’规划教育部层面的推动。”陈衡鑫说,高等教育出版社拿到课程版权之后主动找到网易。“值得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希望将课程放在公开课上。”
2011年,网易加入“国际课件开放联盟(OCWC)”。这个非营利组织始于2001年,MIT宣布用10年时间把2000多门课程免费网络共享。十多年后,OCWC拥有250多个高校和机构成员,但中国仅有上海交大等三所学校。网易是其唯一的中国企业成员,承诺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翻译课程。
虽然不赚钱,有11个专职人员的公开课团队在网易却很重要。2012年1月,丁磊将他们搬到杭州的网易研究院,这儿离西湖不远,条件优越,傲娇毗邻阿里巴巴。“搬到研究院意味着我们越来越独立,越来越重要。”陈衡鑫说。丁磊还给他们发邮件,说BBC的纪录片知识性很强,可以放到公开课上。团队采用了这一建议,《生命的起源》、《美丽中国》等BBC纪录片成为网易公开课点击量最高的课程之一。
链接:
http://xueqiu.com/8107212038/2627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