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10 9
2005-06-14
英国《新科学家》6月12日

  目前中国正在发生着一场“博客革命”,虽然这场“革命”集中在大城市,涉及到的人数也并不多(同中国的人口总数相比),但它必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博客”影响日益增长

  随着因特网在中国的日益发展,网络日记───“博客”成了网上最热闹的角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因特网上至少挂着30万个“博客”。

  高尔空先生几年前来到中国,他是标准广告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在网上创立了一个叫“单位”的“博客”,每天都对中国主流媒体的头条进行评述,并附上许多相关链接。

博客中国的发展状况

  现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课的波斯科先生,2年前以一家美国报纸驻北京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他的“博客”叫“大弓页”,主要对美国的新闻和时事进行评论。他认为相比13亿人口而言,中国“博客”的数量虽然还不多,但拥有“博客”的大多是知识分子,他们对中国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多数“博客”内容偏软

  在美国,“博客”里最多的是新闻评论和个人的政治观点。因此,每次美国总统大选前“博客”都会风行一时,那时,政界人士、党派要人、时评家和专栏作家等形形色色的人物都会开设或迅速刷新自己的“博客”,以赢取选民的支持。

  但在中国,写“博客”的多是大学生和相关行业人士,“博客”的内容也偏“软”,大家一般都对自己生活中的细节津津乐道,或是讨论一些技术问题。

  上海的王建硕(音译)先生的“博客”是中国浏览率最高的“博客”之一,这个“博客”里记的大多是大上海的变迁和旅途的风雅感怀。王先生说因为“博客”,他的生活变得亲切而真实了,因为他每天不得不逼着自己去留心生活的细节。

“博客”里的半边天

  据了解,相当大一部分“博客”的主人是城市女性。相比较农村女性而言,她们更加开放前卫,也有时间坐在电脑前“日以继夜”地细细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同时,她们更愿意把“博客”写作看成是自己自由生活的一种延伸。

对话

  对话人:物博客中国执行总编李安科

  参与就是生产

  目前中国最大的“博客”网站博客中国执行总编李安科认为,“博客”最大的成功是让每个参与者既成为信息的消费者,同时又是信息的生产者。

  目前,我国“博客”用户总数约有400万到500万人,“博客”正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将它当作日记使用。李安科说,“博客”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是一致的。

  他同时表示,“博客”作为一种逐渐成熟的传播技术,许多网络运营商也纷纷涉足这一市场。

  今后,网站间对“博客”用户的争夺也将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博客”网站只有做出自己的特色,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才能赢得竞争的胜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6-14 22:44:00
现在中国的blog网站做得不够完善~~ 很多功能都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15 10:15:00
呵呵,看来我比较落后了,听是听说过了,但是没用过!!!回头赶紧去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15 13:38:00
写博克好费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16 12:17:00
大家写的博客一般是给认识的人看,还是给陌生人看?大家在写博客的过程中满足了什么需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16 12:54:00
那位可不可以具体的解释一下啥是博克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