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多年来,新加坡与香港都处于有竞争有互补的格局,有竞争才有进步,这是事实。双城的竞争虽非完全是零和游戏,但是此消彼长的情况不时出现。
在金融中心的竞争方面,这么多年来已形成资本市场及融资強项在香港,外汇交易则是新加坡领先的格局。最近的竞争显示,在人民币离岸中心这一块,香港是暂时处于领导地位。只是如今具备优厚实力的上海加入了竞争行列,这将会改变三个金融中心的排名位置。
本周,香港总商会发布了商业前景调査报告,内容显示有六成受访企业认为,香港过去一年的竞争力下降了。有七成认为新加坡作为商业及金融中心比香港优胜。另外在一个研讨会中,有位银行家警告,香港的优势已被新加坡与上海超越。
什么是香港的优势?首先香港在中囯的改革开放政策下30多年来,从市场经济的运作中,经济结构乐意或不乐意的转型成功,如今只剩下金融、贸易、物流及旅游还算是整体经济的支柱行业,可以说全是服务业,其他产业已空洞化或边缘化了。
服务业的最重要几样因素,也是香港必须重点保护及维持的,是完善的法治体系,囯际化的会计制度,多元化的人才聚集。若这三大优势受到侵蚀,香港的未来有大隐忧也,或许百年之后有可能成为东方的威尼斯,或是东方的阿姆斯特丹。
已有智囊团提议,以英国伦敦为镜,方圆二平方公里的伦敦市基本上也是产业空洞化,但也是凭着上述三大优势发展以金融理财业务而冠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如泰山。当然前提是美国不介意伦敦成为全球的美元离岸中心。
由此来看,香港在人民币离岸中心是大有可为的,首先香港是中囯的一部分,是优点也是缺点,因为理论上离岸中心最好不在同一个时区内。
目前由于人民币还未囯际化,资本账目也没完全开放,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还可以维持。
只是有句真理是这么说:“变化才是永恒的”,中囯的改革开放成功模式说白了就是16个字——“先定目标,启动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这成功模式的潛台词就是:上海是自由贸易区逐步推广的第一城市,接着是陆续有来的其他城市成立自由贸易区。
当然香港和自由贸易区,至少在10年内,是有分别的,未来10年对香港会是关键。既然伦敦的金融中心中许多理财业务主要是美元离岸市场,香港可以參照这个模式,大力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私人财富管理中心,因为人民币的前途无量。
中囯的市场夠大,人民币未来的市场更大,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各类业务是做不完的,新加坡应该借机分一杯羹,再次双城良性竞争,避免成为历史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