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1872 7
2013-12-02


庄子曾经曰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便意识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因此庄子的这句话常被用来教育年轻人应当去追求知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永恒的知识中,也因此忽略了庄子这句话的后半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描述的是一个事实,即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人类的成长史,同时也是一个知识不断得以积累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许许多多的人前仆后继,成就了人类历史这一部壮丽的诗篇。


我们可以把创造知识的人的动机划分为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这里的逐利是指追求知识带来的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


当知识量少的时候,创造知识能够带来为个人和社会带来较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而付出的成本是相对较少的。也即收益高于成本,因此有继续生产知识的动机。


迟早有那么一天,当收益等于成本之时,知识便将迎来其边界。


当收益小于成本的时候,由于无利可图,即便是ZF也将不再鼓励知识生产,学术界逐渐消失,只剩下了教育界。


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是不计较得失的,他们自顾自地追求知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告诉我们,这部分人的基因将逐渐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其原因如下:1、把一生投入伟大的知识创造中,无暇找对象;2、收益小于成本,穷得叮当响所以找不到对象。


总而言之,如各种科幻片中所说,人类终于有一天将输给机器。其原因在于:1、机器掌握了人类所有的知识,而人类没有;2、人类不再进行知识生产,机器也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2-2 23:21:46
知识生产的竞争日益成为人类生存和延续的基本内容。人们只有在知识生产的竞争(主要的竞争对手—机器人)中取胜,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延续,否则,人类消失。人类是不会自行消失的,所以人类只能不断地生产新知识,知识无边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09:29:50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18:36:19
其实我也赞同二楼的观点,这来源于不能控制所有事情的发生,不能尽知世间所有规律;
楼主一个很重要的假设是,人创造知识必然是利己或者利他的,然后得出结论,但是好像没有考虑,这里面涉及到外部性的问题,创造知识的个体并不一定去评价利己或利他收益,但是实际上可能对社会造成影响。
即使从不存在外部性的角度来看,个体只要不是世界的主宰、还存在进步的空间,就不会满足于当前,最起码当前的经济学假设是这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4 10:39:44
第一次看到这种想法,很新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5 16:43:35
所谓的边际效应是在自变量线性增加并没有引起质变的条件下成立的。
边际效应还有一个要求,是能估计出投入小于产出的点。但知识界不是,知识的魅力所在就是会有脉冲式的爆发增长,而且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爆发。

就像19世纪末,物理学界都以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非常完善了,只差一些小的点缀了。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横空出世,彻底终结了经典物理学的霸主地位。从而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