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思考这个问题:制度如何改进也会有漏洞,不可能完善。
自己对制度经济学不很了解,希望大家讨论!谢谢!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有意思,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思考
1、创新主体的自身约束
2、客观条件的约束(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交易费用的存在与否,激励不相容……)
3、路径约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5 23:00:13编辑过]
1、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制度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或者说,新制度经济学就是要解释制度为什么是不完全的。
2、制度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非正式制度是对正式制度有力的补充和约束。正式制度也是由非正式制度演化而来。这一点可以看出英美法系特点出来。
3、人们当然会不断追求完美的制度,但会很多客观条件的制约。这也许在契约理论中就是对不完全契约原因和其相应的权力结构制度安排的研究。
什么才叫完美或完善?
只有与既定的目标相比,才可能有完美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度在任何一个时点都是完美的,因为它满足与当时状态下人们的需要和目的,也就是达到了均衡。但是,如果着眼于更高的目标,则制度又有更多需要边际调整的要求,变化是持续的,完美也就永远无法存在。
可不可以这样量化一下,只要某一制度之下的群体中有20%到30%以上的人认为制度不合理,那么制度就不完善。制度经济学中有类似的量化吗?
请教
制度不是完美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第一、制度的形成在人类的行为与设计。在秩序的自发形成过程中,制度总是滞后于事物的出现而存在的。因而不会完美。在人类设计的制度中,由于人类理性能够的局限,导致设计的制度不可能完美。
第二、信息不对称,人类有限理性能够的存在。
第三、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而现行的制度永远不可能完美。
1、完美的标准可以定义在新古典无约束下的最优水平上,否则没有讨论的意义。
2、龚瑞前面两条的概括是有道理的,但是第三条不是经济学的判断。奖励龚瑞积分50。
版主所提醒的,确实是这第三个论述是非经济学分析的。
可是我希望指出的是一点:即在人类社会中,制度的发展演化总是无方向的,而人类社会本身又是具有诸多不确定性的。因而在一个方向不定的演化成果中,不会造就一个完美的制度结构。
可是制度的不完美并不是一定妨碍制度功能的实现。正如版主所说,能够实现性古典无约束下的最优,就可以认为是完美的。完美只是一个时段性概念,并非指位于长河中的任意时刻都是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