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5908 14
2007-12-25
2007年的农业发展令人深思:一方面,今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超过1万亿斤,实现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增产,而这是在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3年累计增产1335亿斤基础的又一次大丰收。另一方面,猪肉、油料等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6.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7.6%,占涨价因素的87.7%。11月,我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6.6%。

  为何五谷丰登,反而价格上升?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产品供应有保障

  今年中央财政实际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4318亿元,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不断得到加强。种粮农民直接受惠的财政支农投入比上年增长30%以上。今年国家还加大了对11个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和奶牛养殖的政策措施。惠农力度不断加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热情,为保障城乡居民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万亿斤粮食颗粒归仓,人们心里塌实了许多。近期国内市场小麦和玉米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季节性需求增加所致。今年水稻、小麦、玉米库存增加,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库存充裕,库存消费比大大高于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可以保证市场供应。今年,国家已经多次竞拍储备玉米、小麦和食用油,目前粮食市场价格基本平稳。

  除此之外,经济作物稳定增长,棉花产量首次突破700万吨,糖料、蔬菜、水果等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基本实现均衡供应。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陈萌山说,“今年是从土地里收获最多的一年!”

  同时,畜牧业生产克服成本上升、周期波动、疫病等影响,总体保持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8130万吨,禽蛋3030万吨,奶类3650万吨,分别增长1.0%、2.9%、10.5%。特别是生猪生产扭转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下滑趋势,从9月份开始逐步进入恢复阶段,据农业部最近对16个省生猪生产督导,12月份生猪存栏同比增长5.3%,母猪存栏同比增长11.5%。

  国内国际多种因素促使农产品价格上涨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日前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分析,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增强,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但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产品供求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首先是消费快速增加。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净增了9059万,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96年的412公斤下降到2006年的378公斤;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3个百分点,新增城镇人口2亿多,特别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已有2.1亿农民进入城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大量过去的农产品生产者变成了现在的农产品消费者,带动了消费总量和商品量的增长。同时,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需求逐步增长,肉蛋奶、植物油、瓜果菜等需求快速增加。

  其次,国际农产品市场传导作用明显。近两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些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生产下降,库存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6年世界粮食库存消费比已下降到19.1%,处于30年来最低水平。特别是受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驱动,生物质燃料快速发展,美国2007年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比2006年增长了50%,已占玉米总产量的20%以上。欧盟60%的油菜也用于生产燃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农产品供求格局。美元贬值,推动了国际市场石油、粮食、油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农产品价格将在高位运行。

  第三,国内柴油、化肥、农药等农资成本增加,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同时,受养殖成本增加、周期性波动和疫情的综合影响,生猪生产下降。

  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

  这轮农产品价格波动,尽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再一次深刻地教育我们,农业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全局,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在宏观调控中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资料显示,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日益加剧。与10年前相比,耕地面积净减少1.2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已降至1.39亩,全国已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耕地质量下降,中低产田占2/3,据10个省的调查分析,目前土壤有机质含量比90年代初下降0.35个百分点;病险水库占1/3,一半以上耕地得不到有效灌溉,每年农作物成灾面积高达3亿亩以上。

  再加上农业投入不足,科技贡献率不高,生产比较效益低等因素的制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任务艰巨。农产品供给如何保障?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全国耕地仍然以每年几百万亩的速度在减少。因此,保护耕地,既要强化认识,又要健全机制。土地转让所得要加大扶持农业发展的力度。只有保护耕地得到激励,破坏耕地得不偿失,这种势头才能得到遏制。

  继续完善支农政策,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今年的肉价牵动了人们的神经。改革开放以来,生猪发展经历了6次大的波动,据测算,生产波动1%,价格就波动7%,既影响市场供给,又影响农民收入。因此,发展农业生产,应当尽快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完善调控办法。重要农产品波动的规律还告诉我们,政府在产前的干预和引导,比产后被动地干预效果更好。当前,一方面,要推进生产,保证供给,避免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农业的各项扶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强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比如重大动植物疫病的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等。要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我们粮食供给要立足国内,但也需要适当进口部分农产品。专家建议,关键是要把握好进口时机,搞好进口调剂,既满足国内市场,又保护国内产业发展。为保证国内粮食的有效供给,明年将取消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大米和大豆等5类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总之,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保证农产品的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 《人民日报》 ( 2007-12-25 第06版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25 16:55:00

有个问题是这一轮通货膨胀是由农产品涨价引起的,但是农民在这其中几乎没有得到多少优惠 是什么原因呢?开始的时候只是部分产品涨价,并没有其他日常产品上涨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5 21:11:00
消费的快速增长。。。这个不能跟十年前的数据相比较吧,问题是现在肉价粮价飞涨~~去年价格还没这么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5 22:19:00

忽然想起小学课本里的《粜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5 22:40:00
忽优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5 23:19:00
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
。。。。。。走近她、靠近她、爱护她、欣赏她、体味她、畅想她、延伸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