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3090 1
2013-12-09
悬赏 2 个论坛币 未解决
国内某公司A代理另一家国内公司B外商C签订了10台特殊用途的数控机床的CIF进口合同。每台金额为500万美元。该合同涉及的金额较大,又涉及软件和技术服务条款,所以A公司要求B公司预交2400万元人民币的定金,B公司也顺利将该款项转入了A公司的账户。因此,A公司按照对外签订的进口合同的约定,给国外的C公司开立了全部款项的信用证。该信用证允许国外C公司分批交货。就在货期来临之际,A公司从B公司处得知,国内市场对这种特殊机床的需求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多,这种特殊用途的机床虽然技术先进,但是由于价格昂贵,国内市场目前最多也就能容纳3台左右。B公司因此就与A公司商量能否让A公司与国外C公司撤销该进口合同。当A公司与国外C公司磋商时,国外C公司告知,货物已全部出运,已经分三批将单据交予了银行。A公司转向B公司要求B公司货到一定支付全部货款时,B公司告诉A公司市场发生了变化,没有能力支付全部货款。因此,A公司又从银行的审单中找出了一些单证不符点想拒绝向国外C公司付款,而银行认为所发现的不符点不属于实质性的问题。由于货物已经到了口岸,仓储费用昂贵,C公司扬言要起诉A公司不收货付款,甚至威胁不提供日后设备的软件和相关的技术服务。试分析,A公司能否撤销与C公司签订的合同?A公司能否拒绝支付货款来解决所面临的困境?A公司如何通过谈判来解决自己面临的困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2-9 14:13:07
作为A而言,本身只是代理机构而已。AB之间/AC之间签订的合同中应该有关于不可抗力的条款,仔细研究下应该能找到些证据支持B或者支持C。

当然谈判的话,首先得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推卸责任为出发点去考虑
B:最初愿意订购10台证明他们就财力而言不应该有无法支付的能力问题。只是市场条件出现变化了,他们不愿意再接受而已。可以告知B,这样对B的商业信誉会有较大的影响。另外诉诸法律B也不一定能脱身。
C:C公司强硬的态度并不能解决问题(这点需要也向C方强调),所以如果中方的确付不起这个价钱,他们强硬要求付款也没有作用,还不如从补偿和解决方案上试试能不能和B妥协。例如降低订单数量等。

如果双方在运输服用、仓储费用、赔款方面,订单数量做出一些妥协,我想也不是那么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