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336 0
2013-12-13

     人们发现益生元还不到30年时间。150多年前,巴斯德著名的曲颈瓶试验为人们开启了微生物学的大门。1899年法国学者Tissier从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分离出双歧杆菌,从而发现双岐杆菌与婴儿患腹泻的频率及营养都有关系,人们开始广泛研究肠道内微生态系统。此后微生物学迅速发展,而研究成果转化速度也越来越快。日本人代田稔于1930年发现培养出可以在人体肠道内乳酸杆菌后,短短5年,含有该杆菌的乳酸菌饮料养乐多就开始了工业化生产。1983年日本人首次发现功能性低聚糖不能被人体消化却能被肠道内细菌选择性利用的特性后,同年,明治药业就实现了功能性低聚糖的工业化生产,1989年就出现了第一款含有益生元的饮料,并且迅速风靡日本。

    全球视角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发现益生菌—益生菌走向产业化—工业化生产益生元并应用到终端三个历史发展阶段,而第三阶段又分成原料领域(B2B)和终端领域(B2C)两个步骤,我国益生元产业的发展应该处在“益生菌走向产业化”和“益生元工业化生产”的中间阶段。


    表1:益生菌和益生元认识和研究的历史发展



                                    


    我国自1990年以来,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功能性低聚糖相继开发生产。1997年,年产3000吨纯度为50%液体低聚果糖生产线在云南投产,这是我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益生元产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以公众营养改善益生元项目启动为标志,我国的益生元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2009年11月1日《低聚果糖》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益生元产品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标准的实施明确了低聚果糖的法律地位,规范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激发了上下游企业的生产和使用的热情,以低聚果糖为代表的益生元产品在我国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益生元市场已初具规模,益生元的下游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直接以功能性低聚糖为主要成分,制作片剂、冲剂、口服液等营养保健品,主要功能为双向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双歧杆菌增殖,抑制有害菌,预防便秘;


    二是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到特定人群食品中,主要包括婴幼儿奶粉,孕产妇乳粉等。


    三是作为食品配料,添加到大众食品中,例如烘焙食品,各种饮料和休闲食品等。


    目前,我国较多地将益生元作为食品配料应用于含乳饮料,少量用于糖果、酒类,有一部分作为保健品或保健品的配料上市,有很多食品还没有涉及。


    图1:功能性低聚糖在食品领域的下游应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