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166 84
2007-12-30
<p>3年前,麦子的一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引起多少共鸣,一个农家 <br/>子弟经过18年的奋斗,才取得和大都会里的同龄人平起平坐的权利,一代人的真实写 <br/>照。 <br/>然而,3年过去,我恍然发觉,他言之过早。 18年又如何?再丰盛的年华叠加,我仍不 <br/>能 <br/>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br/><br/>  那年我25,无数个夙兴夜寐,换来一个硕士学位,额上的抬头纹分外明显,脚下却 <br/>半 <br/>步也不敢停歇。如果不想让户口打回原籍,子子孙孙无穷匮,得赶紧地找份留京工作。 <br/>你 <br/>呢?你不着急,魔兽世界和红色警报?早玩腻了!你野心勃勃地筹划着“创业创业”。 <br/>当 <br/>时李彦宏、陈天桥、周云帆,牛人们还没有横空出世,百度、Google、完美时空更是遥 <br/>远 <br/>的名词,可青春所向披靡不可一世,你在校园里建起配送网站,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 <br/>大 <br/>小媒体的记者蜂拥而至。334寝室很快在全楼名噪一时,小姑娘们从天南地北寄来粉粉的 <br/>信 <br/>纸,仰慕地写道:“从报上得知你的精彩故事……”得空,爬上楼顶吹吹风,你眉飞色 <br/>舞 <br/>地转向我,以照顾自己人的口气说,兄弟,一起发财如何? <br/><br/>  好呀,可惜,我不能。创业于你,是可进可退可攻可守的棋,启动资金有三姑六眷 <br/>帮 <br/>忙筹集,就算铩羽而归,父母那三室一厅、温暖的灶台也永不落空。失败于我,意味着 <br/>覆 <br/>水难收一败涂地,每年夏天,为了节省三五百块钱的机器钱,爹娘要扛着腰肌劳损在大 <br/>日 <br/>头下收割5亩农田。我穿着借来的西服完成了第一次面试,戴着借来的手表与心爱的女孩 <br/>进 <br/>行了第一次约会。当你拿到了第一笔投资兴奋地报告全班时,我冷静地穿越大半个北京 <br/>城 <br/>,去做最后一份家教。没错,“这活儿技术含量忒低”,但在第一个月工资下发前,我 <br/>租 <br/>来的立锥之地与口粮全靠它维持。 <br/><br/>  不多久,互联网就遭遇了寒流,你也对创业意兴阑珊,进了家国有性质的通信公 <br/>司, <br/>我被一家外企聘用。坐井观天的我,竟傻傻地以为扳回了一局。明面上的工资,我比你 <br/>超 <br/>出一截,税后8000,出差住5星级宾馆,一年带薪休假10天。玩命一样地投入工作,坚信 <br/>几 <br/>年后也有个童话般的结尾,“和公主过上幸福的生活”。 <br/><br/>  好景不长,很快,我明白了为什么大家说白领是句骂人的话。写字楼的套餐,标价 <br/>35 <br/>,几乎没人搭理它。午餐时间,最抢手的是各层拐角处的微波炉,“白领”们端着带来 <br/>的 <br/>便当,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后来,物业允许快餐公司入住,又出现了“千人排队等丽 <br/>华” <br/>的盛况。这些月入近万的人士节约到抠门的程度。一位同事,10块钱的感冒药都找保险 <br/>公 <br/>司理赔;另一位,在脏乱差的火车站耗上3个小时,为的是18:00后返程能多得150元的 <br/>晚 <br/>餐补助。 <br/><br/>  这幕幕喜剧未能令我发笑,我读得懂,每个数字后都凝结着加班加点与忍气吞声; <br/>俯 <br/>首帖耳被老板盘剥,为的是一平米一平米构筑起自己的小窝。白手起家的过程艰辛而漫 <br/>长 <br/>,整整3年,我没休过一次长假没吃过一回鸭脖子;听到“华为25岁员工胡新宇过劳死” <br/>的 <br/>新闻,也半点儿不觉得惊讶,以血汗、青春换银子的现象在这个行业太普遍了。下次, <br/>当 <br/>你在上地看见一群人穿着西装革履拎着IBM笔记本奋力挤上4毛钱的公交车,千万别奇 <br/>怪, <br/>我们就是一群IT民工。 <br/><br/>  惟一让人欣慰的是,我们离理想中的目标一步步靠近。 <br/><br/>  突如其来地,你的喜讯从天而降:邀请大家周末去新居暖暖房。怎么可能?你竟比 <br/>我 <br/>快?可豁亮的100多平方米、红苹果家具、37寸液晶大彩电无可质疑地摆在眼前。你轻描 <br/>淡 <br/>写地说,老头子给了10万,她家里也给了10万,老催着我们结婚……回家的路上,女朋 <br/>友 <br/>郁郁不说话,她和我一样,来自无名的山城。我揽过她的肩膀,鼓励她也是鼓励自己, <br/>没 <br/>关系,我们拿时间换空间。 <br/><br/>  蜜月你在香港过的,轻而易举地花掉了半年的工资,回来说,意思不大,不像TVB电 <br/>视 <br/>里拍的那样美轮美奂;我的婚礼,在家乡的土路、乡亲的围观中巡游,在低矮昏暗的老 <br/>房 <br/>子里拜了天地,在寒冷的土炕上与爱人相拥入眠。幸运的是,多年后黯淡的图景化作妻 <br/>子 <br/>博客里光芒四射的图画,她回味:“有爱的地方,就有天堂。” <br/><br/>  我们都想给深爱的女孩以天堂,天堂的含义却迥然不同。你的老婆当上了全职太 <br/>太, <br/>每天用电驴下载《老友记》和《越狱》;我也想这么来着,老婆不同意,你养我,谁养 <br/>我 <br/>爸妈?不忍心让你一个人养7个人。当你的女孩敷着倩碧面膜舒服地翘起脚,我的女孩却 <br/>在 <br/>人海中顽强地搏杀。 <br/><br/>  两个人赚钱的速度快得多。到2004年年底,我们也攒到了人生中第一个10万,谁知 <br/>中 <br/>国的楼市在此时被魔鬼唤醒,海啸般狂飙突进,摧毁一切渺小虚弱的个体。2005年3月, <br/>首 <br/>付还够买西四环的郦城,到7月,只能去南城扫楼了。我们的积蓄本来能买90平方米的两 <br/>居 <br/>来着,9月中旬,仅仅过去2个月,只够买80多平。 <br/><br/>  没学过经济学原理?没关系。生活生动地阐释了什么叫资产泡沫与流动性泛滥。这 <br/>时 <br/>专家跳出来发言了,“北京房价应该降30%,上海房价应该降40%。”要不,再等等? <br/>我 <br/>险些栖身于温吞的空方阵营,是你站出来指点迷津:赶快买,房价还会涨。买房的消息 <br/>传 <br/>回老家,爹娘一个劲儿地唏嘘:抵得上俺们忙活半年。在他们看来,7500元一平方米是 <br/>不 <br/>可思议的天价。3年后的2008,师弟们纷纷感叹,你赚大发了,四环内均价1万4,已无楼 <br/>可 <br/>买。 <br/><br/>  几天前,我看见了水木上一句留言,颇为感慨:“工作5年还没买房真活该,2003年 <br/>正 <br/>是楼市低迷与萧条之时。等到今天,踏空的不仅是黄金楼市,更是整个人生。” <br/><br/>  真要感谢你,在我不知理财为何物之时,你早早地告诉我什么叫消费什么叫投资。 <br/><br/><br/>  并非所有人都拥有前瞻的眼光和投资的观念。许多和我一样来自小地方、只知埋头 <br/>苦 <br/>干的兄弟们,太过关注脚下的麦田,以至于错过一片璀璨的星空。你的理论是,赚钱是 <br/>为 <br/>了花,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增值,买到喜爱的商品,让生活心旷神怡。而我的农民兄弟— <br/>— <br/>这里特指是出身农家毕业后留在大城市的兄弟,习惯于把人民币紧紧地捏在手中。存折 <br/>数 <br/>字的增长让他们痴迷。该买房时,他们在租房;该还贷时,他们宁可忍受7%的贷款利 <br/>率, <br/>也要存上5年的定期。辛苦赚来的银子在等待中缩水贬值。他们往往在房价的巅峰处,无 <br/>可 <br/>奈何地接下最后一棒;也曾天真地许愿,赚够100万就回家买房。可等到那一天真的到 <br/>来, <br/>老家的房价,二线、三线城市甚至乡镇的都已疯长。 <br/><br/>  这便是我和你的最大差别,根深蒂固的分歧、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在于此。我曾经以 <br/>为 <br/>,学位、薪水、公司名气一样了,我们的人生便一样了。事实上,差别不体现在显而易 <br/>见 <br/>的符号上,而是体现在世世代代的传承里,体现在血液里,体现在头脑中。18年的积 <br/>累, <br/>家庭出身、生活方式、财务观念,造就了那样一个你,也造就了这样一个我,造就了你 <br/>的 <br/>疏狂佻达与我的保守持重。当我还清贷款时,你买了第二套住房;上证指数6000点,当 <br/>我 <br/>好容易试水成为股民,你清仓离场,转投金市;我每月寄1000元回去,承担起赡养父母 <br/>的 <br/>责任,你笑嘻嘻地说,养老,我不啃老就不错了;当我思考着要不要生孩子、养孩子的 <br/>成 <br/>本会在多大程度上折损生活品质时,4个老人已出钱出力帮你抚养起独二代;黄金周去一 <br/>趟 <br/>九寨沟挺好的了,你不满足,你说德国太拘谨美国太随意法国才是你向往的时尚之 <br/>都…… <br/><br/><br/>  我的故事,是一代“移民”的真实写照——迫不得已离乡背井,祖国幅员辽阔,我 <br/>却 <br/>像候鸟一样辗转迁徙,择木而栖。现行的社会体制,注定了大城市拥有更丰富的教育资 <br/>源 <br/>、医疗资源、生活便利。即便取得了一纸户口,跻身融入的过程依然是充满煎熬,5年、 <br/>1 <br/>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奋斗才获得土著们唾手可得的一切。曾经愤慨过,追寻过,如今,却 <br/>学 <br/>会了不再抱怨,在一个又一个缝隙间心平气和。差距固然存在,但并不令人遗憾,正是 <br/>差 <br/>距和为弥补差距所付出的努力,加强了生命的张力,使其更有层次更加多元。 <br/><br/>  可以想见的未来是,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会相聚于迪斯尼(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br/>讲 <br/>起父亲的故事,我的那一个,虽然不一定更精致更华彩,无疑曲折有趣得多。那个故 <br/>事, <br/>关于独立、勇气、绝地反弹、起死回生,我给不起儿子名车豪宅,却能给他一个不断成 <br/>长 <br/>的心灵。我要跟他说,无论贫穷富贵,百万家资或颠沛流离,都要一样地从容豁达。 <br/><br/>  至此,喝不喝咖啡又有什么打紧呢?生活姿态的优雅与否,不取决于你所坐的位 <br/>置、 <br/>所持的器皿、所付的茶资。它取决于你品茗的态度。 <br/><br/>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br/><br/><br/><br/><br/><br/><br/><br/><br/><br/>   【附:三年前的麦子的《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br/><br/><br/><br/>  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br/><br/>我的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星巴克”一 <br/>起 <br/>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 <br/>可 <br/>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br/><br/>  从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就与你有了天壤之别,因为我只能报农村户口,而你是 <br/>城 <br/>市户口。如果我长大以后一直保持农村户口,那么我就无法在城市中找到一份正式工 <br/>作, <br/>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非要到城市来?农村不很好 <br/>吗? <br/>空气新鲜,又不像城市这么拥挤。”可是农村没有好的医疗条件,去年SARS好像让大家 <br/>一 <br/>夜之间发现农村的医疗保健体系竟然如此落后,物质供应也不丰富,因为农民挣的钱 <br/>少, <br/>贵一点儿的东西就买不起,所以商贩也不会进太多货。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中买得起等 <br/>离 <br/>子彩电的农民毕竟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农民还在为基本的生存而奋斗,于是我要进 <br/>城, <br/>要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你生下来就拥有的大城市户口。 <br/><br/>  考上大学是我跳出农门的惟一机会。我要刻苦学习,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 <br/>考 <br/>大学,我在独木桥上奋勇搏杀,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一批批落马,前面的道路越来越窄, <br/>我 <br/>这个佼佼者心里不知是喜是忧。激烈的竞争让我不敢疏忽,除了学习功课,我无暇顾及 <br/>业 <br/>余爱好,学校也没有这些发展个人特长的课程。进入高中的第一天,校长就告诉我们这 <br/>三 <br/>年只有一个目标——高考。于是我披星戴月,早上5∶30起床,晚上11∶00睡觉,就连中 <br/>秋 <br/>节的晚上,我还在路灯下背政治题。 <br/><br/>  而你的升学压力要小得多,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功课也不是很沉重,你可以有充足的 <br/>时 <br/>间去发展个人爱好,去读课外读物,去球场挥汗如雨,去野外享受蓝天白云。如果你不 <br/>想 <br/>那么辛苦去参加高考,只要成绩不是太差,你可以在高三时有机会获得保送名额,哪怕 <br/>成 <br/>绩忒差,也会被“扫”进一所本地三流大学,而那所三流大学我可能也要考到很高的分 <br/>数 <br/>才能进去,因为按地区分配的名额中留给上海本地的名额太多了。 <br/><br/>  我们的考卷一样我们的分数线却不一样,但是当我们都获得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所交 <br/>的 <br/>学费是一样的。每人每年6000元,四年下来光学费就要2.4万元,再加上住宿费每人每年 <br/>1 <br/>500元,还有书本教材费每年1000元、生活费每年4000元(只吃学校食堂),四年总共5 <br/>万 <br/>元。2003年上海某大学以“新建的松江校区环境优良”为由,将学费提高到每人每年1万 <br/>元 <br/>,这就意味着仅学费一项四年就要4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总共6.6万元。6.6万元对于 <br/>一 <br/>个上海城市家庭来说也许算不上沉重的负担,可是对于一个农村的家庭,这简直是一辈 <br/>子 <br/>的积蓄。我的家乡在东部沿海开放省份,是一个农业大省,相比西部内陆省份应该说经 <br/>济 <br/>水平还算比较好,但一年辛苦劳作也剩不了几个钱。以供养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为例, <br/>除 <br/>去各种日常必需开支,一个家庭每年最多积蓄3000元,那么6.6万元上大学的费用意味着 <br/>2 <br/>2年的积蓄!前提是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不能生大病,而且另一个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多么 <br/>优 <br/>秀,都必须剥夺他上大学的权利,因为家里只能提供这么多钱。我属于比较幸运的,东 <br/>拼 <br/>西凑加上助学贷款终于交齐了第一年的学费,看着那些握着录取通知书愁苦不堪全家几 <br/>近 <br/>绝望的同学,我的心中真的不是滋味。教育产业化时代的大学招收的? <br/><br/>  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在大学校园里汲取知识的养分!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假期打 <br/>工 <br/>挣点生活费,我实在不忍心多拿父母一分钱,那每一分钱都是一滴汗珠掉在地上摔成八 <br/>瓣 <br/>挣来的血汗钱啊! <br/><br/>  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我发现与我的同学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我不会作画,不会演 <br/>奏 <br/>乐器,不认识港台明星,没看过武侠小说,不认得MP3,不知道什么是walkman,为了弄 <br/>明 <br/>白营销管理课上讲的“仓储式超市”的概念,我在“麦德隆”好奇地看了一天,我从来 <br/>没 <br/>见过如此丰富的商品。 <br/><br/>  我没摸过计算机,为此我花了半年时间泡在学校机房里学习你在中学里就学会的基础 <br/>知 <br/>识和操作技能。我的英语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我的发音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不懂, <br/>这 <br/>也不能怪我,我们家乡没有外教,老师自己都读不准,怎么可能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 <br/>音? <br/>基础没打好,我只能再花一年时间矫正我的发音。我真的很羡慕大城市的同学多才多 <br/>艺, <br/>知识面那么广,而我只会读书,我的学生时代只有学习、考试、升学,因为只有考上大 <br/>学 <br/>,我才能来到你们中间,才能与你们一起学习,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服从这个目标。   <br/>  <br/>  <br/><br/>  我可以忍受城市同学的嘲笑,可以几个星期不吃一份荤菜,可以周六周日全天泡在图 <br/>书 <br/>馆和自习室,可以在周末自习回来的路上羡慕地看着校园舞厅里的成双成对,可以在寂 <br/>寞 <br/>无聊的深夜在操场上一圈圈地奔跑。我想有一天我毕业的时候,我能在这个大都市挣一 <br/>份 <br/>工资的时候,我会和你这个生长在都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做一个上海公民,而我的父 <br/>母 <br/>也会为我骄傲,因为他们的孩子在大上海工作!   <br/><br/>  终于毕业了,在上海工作难找,回到家乡更没有什么就业机会。能幸运地在上海找到 <br/>工 <br/>作的应届本科生只有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水平,也许你认为这点钱应该够你零花的 <br/>了, <br/>可是对我来说,我还要租房,还要交水电煤电话费还要还助学贷款,还想给家里寄点钱 <br/>让 <br/>弟妹继续读书,剩下的钱只够我每顿吃盖浇饭,我还是不能与你坐在“星巴克”一起喝 <br/>咖 <br/>啡!   <br/><br/>  如今的我在上海读完了硕士,现在有一份年薪七八万的工作。我奋斗了18年,现在终 <br/>于 <br/>可以与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我已经融入到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了,与周围的白领朋友没 <br/>有 <br/>什么差别。可是我无法忘记奋斗历程中那些艰苦的岁月,无法忘记那些曾经的同学和他 <br/>们 <br/>永远无法实现的夙愿。于是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了上面的文字,这些是最典型的中 <br/>小 <br/>城市和农村平民子弟奋斗历程的写照。每每看到正在同命运抗争的学子,我的心里总是 <br/>会 <br/>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br/><br/>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怨天尤人,这个世界上公平是相对的,这并不可怕,但是对不公 <br/>平 <br/>视而不见是非常可怕的。我在上海读硕士的时候,曾经讨论过一个维达纸业的营销案 <br/>例, <br/>我的一位当时曾有三年工作经验,现任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人事行政经理的同学,提出一 <br/>个 <br/>方案:应该让维达纸业开发高档面巾纸产品推向9亿农民市场。我惊讶于她提出这个方案 <br/>的 <br/>勇气,当时我问她是否知道农民兄弟吃过饭后如何处理面部油腻,她疑惑地看着我,我 <br/>用 <br/>手背在两侧嘴角抹了两下,对如此不雅的动作她投以鄙夷神色。 <br/><br/>  在一次宏观经济学课上,我的另一同学大肆批判下岗工人和辍学务工务农的少年: <br/>“8 <br/>0%是由于他们自己不努力,年轻的时候不学会一门专长,所以现在下岗活该!那些学生 <br/>可 <br/>以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嘛,据说有很多学生一个暑假就能赚几千元,学费还用愁吗?”我 <br/>的 <br/>这位同学太不了解贫困地区农村了。 <br/><br/>  我是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我的同龄人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的行为将 <br/>影 <br/>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些在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和很久以前 <br/>曾 <br/>经吃过苦现在已经淡忘的人,关注社会下层,为了这个世界更公平些,我们应该做些力 <br/>所 <br/>能及的事情,让社会责任感驻留我们的头脑。 <br/><br/>  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30 10:41:00
太有才的楼主拉,。。。将你的,他的,,他们的心底话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30 10:58:00
无论是原文还是后来补写的文章都不错,看了特别地感动:我也是出身农村,在一个不怎么样的大学毕业,以一个白领的身份工作过一段时间,现在在一个还算是国内顶尖学府的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应该说进入高盛、摩根斯坦利等投行或是“四大”可能是我和我的大多数同学毕业后会走的一条路,一日三餐都在星巴克吃也没有问题,但说实话在骨子里我就是一个农民,可能我一个月挣的钱会比我在农村的父母一年挣的钱还要多很多,但是我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

敬我们的父母一杯,敬我们的出身一杯,敬我们的努力一杯,敬我们的成功一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30 11:00:00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30 11:09:00
...这年头都不容易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30 11:24:00

能奋斗到作者这种程度的人,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空中楼阁,很难达到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