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通胀风险的组合拳防
            -------从紧的货币政策和更为市场化汇率
     截至10月末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4.4%防止这一价格上涨势头蔓延到整个经济领域。如果通货膨胀率已经突破5%,并且有加速上涨的趋势,有关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可能很快就会淡出视野,07年11月GDP,CPI为6.5%。目前通货膨胀的加速上升的势头快于预期,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需求和物价的迅猛增长,防止通货膨胀已成为中国领导层主要担忧的问题。
    我国食品价格上涨主要受到货币扩张的推动,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变化所推动的。且目前通胀压力的加剧不再仅仅局限于肉类、食用油、其他初级农产品,还波及加工食品以及餐饮服务等食品领域。价格上涨从原材料到熟食的快速传导表明消费需求旺盛,这可能反映了过去一年来收入的强劲增长和积极的财富效应。食品价格还将给最低工资水平带来压力,因为农产品价格代表着农民工在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一个重要的机会成本。迄今为止中国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还主要局限在食品价格方面,但通胀压力也正在很快地传导到非食品领域。为实现防止这一价格上涨势头蔓延到整个经济领域,防范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中所蕴藏的通胀和过热风险,中国2008年将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明年将采取何种方式来收紧政策还不得而知,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更直接地对银行放贷行为进行控制将是措施之一。
 在人民币目前没有大幅升值的前提下,人民银行在未来以利率为工具来应对通货膨胀方面更为“痛苦”;如果再次提高利率势必涌入更多的国际热钱,加深流通过剩,抵消提高利率及银行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减少的货币供应。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我国外汇储备一季度大幅增加1357亿美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一半以上,而同期外贸顺差仅465.07,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为158.93亿美元,这么大的差额,恐怕不是中国外汇储备在国外的投资收益。我国今年外汇储备将超过1.3万亿美元,资产类外汇达8万亿美元。因此,单独依靠货币政策只是压缩M2是不能解决国内流通过剩的问题(这点从CPI走势图能清晰地反映出来),应该依靠提高汇率和货币政策并用的组合拳,预计明年会允许人民币以更快的速度升值,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从而有助于遏制通货膨胀;兑现部分国际热钱的收益,以狙击更多的热钱涌入,为央行的货币政策等提供空间。根据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表现,人民币在明年3月前可能会破7。
 
    
 
    从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七月后由于央行加大了货币政策的调控,减少了货币投放,在九月份CPI小幅下调后(比8月下降0.3%)在10月又回到了6.5%,并于11月冲高到6.9%,可以预计12月国内CPI指数也将会小幅回调。由于11月CPI的反弹,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依靠单一的货币政策工具不足以应对目前由广义货币供应量变化所推动的消费需求急剧增长而有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央行的下一个工具会是什么?显然是人民币汇率,从图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自11月以来,人民币加快了升值的步伐。
 虽然提高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出口加工业不利,特别是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行业,但这可能是国家维持经济发展的上升通道所采取的必然的抉择。提高人民币汇率,不但能阻止新的国际热钱地涌入,还可降低进口石油、大豆、小麦粮食的价格。我们因该清醒地认识到,汇率不是影响外贸的唯一工具,惩罚性关税也会影响外贸。因此,我们现在应该倡导科技进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应对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