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微博发布的离婚消息,将王菲和李亚鹏推向了舆论的中心。
“我们的女儿李嫣以后会跟我在一起生活……我们从恋爱到结婚,财务一直是独立的,所以也不存在财产分配的问题。”李亚鹏认为自己“要一个家庭”,暗指王菲“传奇”般高高在上,引来无数网友回应:求子不得、靠王菲生活、外遇被抓现行……一个男人所能犯的错或碰不得的软肋,都被当作这场婚姻走向终点的原因。
香港媒体在娱乐新闻中一直反应迅速,最早指出王菲与李亚鹏的财产有距离,保守估计王菲身家达10亿元,而李亚鹏顶多是王菲的十分之一。对外界质疑李亚鹏吃软饭,好友陈昭荣否认道:“亚鹏地产事业项目很大,根本不可能靠老婆。外人不清楚,才会老在这上头做文章,我这朋友最清楚,从头到尾都知道两人财务是分开的。”
因为喜欢做各种事情,李亚鹏走过很多弯路,这些曲线总会被罩上王菲的身影。“八爪鱼”是王菲给李亚鹏起的外号,因为他一度有过8个公司。
2010年宣布退出幕前时,李亚鹏名下有超过市值3000万的物业。2012年,他曾表示,3年内投资约2500万元做“COART亚洲青年艺术节”,最终,他在束河小镇圆了自己艺术中年的梦,而被李亚鹏称为个人终极梦想的“书院中国”项目,迟迟不见落实。
“嫣然基金”是他近年最受关注的项目。有一次,为“嫣然基金”募捐的信被当面扔在地上,两个月后,他收到10万元捐款和落款为“对不起”的捐助信。他对“嫣然团队”说:“我们做公益、做慈善,永远不要有这一种潜意识,认为自己在做公益和慈善,自己的道德一定比别人高尚了一点点。一点点都没有。你去做,是因为你需要去做,你想做,这是你自己的个人选择。千万不要因为做了公益,而有道德优越感。”
“COART亚洲青年艺术节”筹备的2010年,王菲打破5年的沉默,在全国开了多场复出演唱会,门票从2500元飙升至12000元,即便如此依然一票难求,一年的吸金能力高达1.3亿人民币。
女儿李嫣的病曾让两个个性迥异的人同心协力,现在女儿痊愈了,两人的个性差异愈加凸现,陈昭荣说:“也许这比喻不太恰当,但成龙跟林凤娇能走到今天,也是一边能牺牲,但菲鹏偏偏都是幕前的耀眼人物。”
李亚鹏一直被媒体塑造成敢想敢为的人。2013年4月,本刊记者曾在“COART亚洲青年艺术节”专访他,谈及王菲、谈及男人的四十不惑,他没用遣词造句包装自己所做的事情。时隔半年,回看当时的访谈实录,不禁让人感叹,也许离别早已在细节里打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