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253 7
2008-01-01

只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才需要依赖剩余价值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是依赖人类和生产力的自然发展、积累实现的,是人类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更新,使用价值(或价值)的自然积累等,而不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本身就属于人类社会剩余价值(价值)积累的一部分,没有必要单独从人类社会的全部价值的自然积累中分离出来。

 

除了资本主义社会,其他社会的发展都不受剩余价值积累的影响。在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社会并不会因为粮食生产多了、房屋生产多了、生产工具生产多了、货币积累多了等等,这些多余产品不消费,而影响社会的生产发展,这些产品是否消费,并不能影响社会的再生产。也不因为一、二部类比例失调而严重影响生产。决定社会生产发展的是直接的生产、劳动能力!而不是消费起决定作用!

而在未来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不受剩余价值影响,也不受一、二部类关系的严重影响。

 

资本主义社会(或商品经济社会),之所以依赖剩余价值,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有关。

对于个别资本来说,它只有追逐剩余价值,才有投入可能,否则,无论社会现实中的生产力资源多么丰富,都不会投入;同时,它也必须只有货币实现的剩余价值,才能具有再生产能力,只有赚了钱才能发展。

汇集的个别资本运动,形成了社会全部资本运动,形成全社会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同时,社会全部资本运动,还并不是简单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集合,而是产生着一定的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由于不同资本生产环节上存在的转移和消费依赖关系,这种关系深刻的决定着各个环节个别资本的剩余价值货币实现,当这些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社会资本的运动,而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投入的环节对社会生产发展具有决定作用,而且消费环节同样对社会生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

 

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同样存在着类似的生产上各个环节的转移和消费关系,但是,这种影响已经大大降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已经使人类社会发展摆脱了对“物”的严重依赖或必然依赖,它使社会发展的重心从生产领域转变到人的自身发展领域!决定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集中在投入环节,而消费环节的作用非常的有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1 14:19:00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是依赖人类和生产力的自然发展、积累实现的,是人类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更新,使用价值(或价值)的自然积累等,而不是剩余价值。
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 20:00:00
唉,伙计们呐,首先先要弄清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剩余价值.注意:这剩余价值是谁在用?什么什么场合在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 20:54:00

产品中凝结的人们的劳动,就是价值。我们关注的产品,主要不是其价值,而根本在于产品的使用价值!

或许,剩余价值的概念只有在商品经济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才具有剩余价值的概念意义!剩余价值只是相对资本而言的。

而一切不是资本的社会,剩余价值不再是剩余价值,而不过是囤积的财富或不能分配的财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4 11:20:00

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论,应该说,只对了一半。

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理论,针对个别资本运动来说,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社会全部资本运动来说,他并没有进行仔细的研究,缺乏了这个方面。而这个方面,却决定着认识真正社会主义社会,决定着马克思预言资本消亡、商品消亡、货币消亡的正确性!如果他完成了这个方面研究,那么,将可以为他的预言提供理论的支持!

对于剩余价值,它对个别资本的作用,和对社会全部资本运动的作用,有着巨大和根本上的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4 11:27:00

剩余价值的存在,对社会全部资本运动来说,是个双刃剑。

一方面,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从这个方面来说,越多越好。

另一方面,剩余价值的存在,在根本上是绝对过剩存在,而相对过剩只是绝对过剩积累后的表现形式。从这个方面,要求越低越好。

附:

在商品经济社会,剩余价值的主要作用有:

1、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一方面,它是资本运动的驱动力,一方面,它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对此,人们已十分熟悉,不再多述。

2、是造成社会生产存在绝对过剩的根源和导致生产相对过剩不可避免的根源。相对过剩矛盾只不过是绝对过剩矛盾在发展中不断积累、加剧的具体表现形式。

剩余价值的存在,使商品生产相对预付资本(价值)绝对过剩,即W大于G;使消费资料商品生产相对劳动力资本总和绝对过剩,即W||生产大于Hv(或Vg)。它表现为生产能力增长始终大于消费能力增长。

虽然存在生产的绝对过剩,但生产相对社会全部购买力总和却不一定过剩,市场容量还包括Hs的构成,当Hs还能满足m售出需求时,绝对过剩矛盾就还隐藏起来。由于绝对过剩矛盾的存在,使生产能力增长始终大于消费能力增长,最终导致市场容量的不断相对缩小,相对过剩不可避免产生。

绝对过剩是相对过剩的根源,相对过剩是绝对过剩的最终表现形式。相对过剩的产生是通过绝对过剩矛盾对Hs需求造成的减少形成的。相对过剩指商品相对社会全部购买力过剩或相对有效消费过剩(本书主要指前者)。相对过剩是绝对过剩在发展中不断积累、加剧的具体表现形式,绝对过剩矛盾的存在是导致相对过剩产生的本质前提和根源。

绝对过剩的存在,使广大劳动人民(不包括资本家)生活水平提高程度总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在发展中不断积累和加剧这一差距。这一矛盾体现为人们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的有限增长和消费资料的迅速增长的矛盾,同时,这一矛盾又掩盖了人们生活水平发展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更大差距的矛盾,因为它尚未包括生产资料相对过剩造成的人们收入增长局限的矛盾方面。

广大劳动人民他们的购买力由Vg转化的Hv形成,由于剩余价值的存在,使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始终低于消费资料商品的增长速度。虽然人们的绝对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提高速度始终低于消费资料商品的增长速度,更远远小于生产力全部的增长速度(包含相对过剩的生产资料的增长),且随社会发展在不断积累和加剧这一差距和矛盾,并不断加重人们生活负担、工作负担、精神负担和造成人们劳动成果、劳动能力的巨大浪费。

在现实生活中,消费品大量相对过剩现象比比皆是。人们总认为是购买力支出过低或消费不充分造成的,而实质主要是消费资料商品增长始终大于人们收入增长造成的,当人们不断获得增长的收入并进行支出购买时,社会又产生了更大规模的消费资料商品的产出。

3、是竞争得以存在和所以存在的根源;是市场机制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根源。

一方面,在于剩余价值是资本运动的驱动力,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另一方面,更根本的是在于它的存在引起了绝对过剩矛盾的存在,使市场容量日益相对缩小,导致竞争的存在并日益加剧和激烈。剩余价值的存在,最终导致货币循环的扩大再运动日趋艰难,促使资本运动只能不断以质的扩大再生产发展为主,以此来促进生产力的进步。

在商品经济社会,剩余价值的存在本身就是个矛盾。一方面,它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一方面,它又造成绝对过剩的存在,并导致生产能力增长始终超过消费能力增长的矛盾。若社会的剩余价值程度较高,则有利于扩大再生产,有利于资本的竞争力,但又加剧了相对过剩矛盾(或绝对过剩矛盾),易使社会较早产生经济危机和加重经济危机程度;若剩余价值程度较低,有利于缓解相对过剩矛盾,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但不利于资本的竞争力和社会快速发展。剩余价值存在的这两个截然相反的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同时对商品经济发展起作用。对现代发达的商品经济发展来说,剩余价值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正日益降低,而阻碍作用日益强大,最终导致社会陷入无力发展的困境而难以摆脱。

在商品经济社会发展中,剩余价值的根本作用在于对货币循环运动的扩大作用,通过对Hs的吸纳作用,使货币循环(或生产循环)得以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类社会只有消灭了剩余价值,才能从根本上解放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自由王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