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415 13
2014-12-15
很多人对现实不满,是的现实的确不太好。而现实是由一种生产方式绝定的——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对现实进行改造或革命,就必须全面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现在我来详细介绍一下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怎样起源的?
 起源有三。第一个源于生产者和生产手段的分离;其次起源一个新社会阶级的出现,即资产阶级,并垄断了这些生产手段;第三起源于另一个阶级的出现,此阶级和生产手段分离,因而除了把劳动力出卖给垄断了生产手段的那个阶级外,再无其它生计。
我们来看一下欧洲的历史,中世纪的欧洲要比我们中国落后的多,他们那里实行的是农奴制,农业生产者是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而不是象中国那样的自由小农。自由小农所过生活是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就象《击壤歌》所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在这种小农经济社会里,没有什么经济性的压力逼人出租自己的双手,把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资本家。每当土地兼并严重,小农们会起来造反,新的王朝会极力恢复到小农经济社会原状。孟子认为所谓德政就是置民产为先。这里说的民产就是供小农们自由耕种的小块土地。
而欧洲则不一样,封建领主直接靠农产品生活,他能够强迫其农奴在他的土地上生产。他用个人的权力令他们无偿劳动。由于压迫是这样的沉重,就会有人逃亡。在城市里始终有商人的存在,这些人靠销售非农业的商品来生活。他们每天或每周给工人支付工资,使工人为他们生产。
  这些工人,常常是逃亡的农奴,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迁徙——只要完成工作,他们就拿到报酬。“唯一”迫使他们去工作的理由是:如果找不到人雇佣他们,就得饿死。富人变得更富有,只因为“自由”工人宁愿接受远低于他们工作所创造的价值的报酬,总好过饿死。
在欧洲中世纪的行会和同业组合里,生产工具的状况相当稳定;织布机从父传子,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这些机器的价格不算太贵,这也就是说,每一个师傅只要工作若干年便有希望收回织布机的成本。工业革命的到来,才使垄断成为可能。自工业革命开始,机器不停地向复杂化、精密化发展,随之,开创新企业所需的资本额也愈来愈大。
  从此以后,绝大多数收入全凭工资和薪水的人,可以说是再无缘沾手于生产工具了。生产工具的所有权成了社会中一个阶级的禁脔,这个阶级拥有资本和资本储备,同时由于他们已有资本,所以也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本。他们拥有资本这个事实,注定了没有资本的那个阶级,永远无法得到资本,因而此阶级也就永远被迫为别人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15 13:52:28
封建领主的理想是:他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绝对权力,不为成文法律所约束,不受外部团体干涉,不能让他的农奴逃走。他希望保持他父亲和祖父时候的那种状态,每个人都接受他们与生俱来的社会地位。
  新生的富裕商人阶级看待事情必然不同。他们希望能约束个别封建主或国王干涉贸易或盗取他们财产的权力。
  他们希望能通过由他们选出的代表草拟和强制施行的一整套成文法来达到目的。他们希望贫苦阶级脱离农奴地位,使之能够在城市里劳动(并且增进市民的利益)。
  对他们自己来说,他们的父亲和祖父通常受到封建地主的支配,他们当然不愿意这种情形继续下去。
  总而言之,他们想彻底改革社会。他们跟旧秩序不可调和之处不只在经济方面,还包括意识形态和政治方面。意识形态首先是宗教,在一个文盲社会里,教堂的布道是关于社会的一般观念的主要来源。
  由于中世纪教堂归封建地主任职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管理,它宣传的是维护封建的观点,把城市资产阶级的行为抨击为“罪恶”(sinful)。
  因此在十六、十七世纪的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中产阶级集结在他们自己的宗教——新教——的旗帜下,鼓吹节俭、节制、勤奋工作(尤其是对工人来说!)以及独立的中产阶级宗教集会,不受主教和修道院院长的权力控制。
  中产阶级以他们的观念创造了一个上帝,来反对中世纪的上帝。
例如英国1327年的伯里事件。在这里,市民得到四乡农奴的援助,攻陷修道院,建立了持续六个月的公社,而后被镇压下去。值得注意的是,起义以后,教区的教士被判为祸首的不下三十二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5 13:53:06
资产阶级建立起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权,花费了几个世纪。例如在英国,17世纪和18世纪的国会起先通过了《圈地法》,把农民从他们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他们耕种了数世纪的土地上赶走。土地成了部份资产阶级的财产,大量农村人口被迫向资本家出卖劳动或是饿死。
  一旦资本主义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的垄断,它就能够让多数人跟资本家一起分享表面上的政治权利的“自由和平等”。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上层阶级对劳动大众必须拥有法律控制权。否则为封建地主或奴隶主劳动的人就逃光了,没人为特权阶级劳动了。但资本主义通常不需要对工人的人身实施这样的法律控制。他不需要占有他或她,只要能保证工人一旦拒绝为资本家工作的话就将饿死。资产阶级只需拥有和控制工人谋生的来源,即工厂和机器,就大功告成了。它以此代替对工人的占有。例如在当代美国,1%的人拥有84%的股票及工厂股份。他们手上集中了对大多数生产资料的有效控制权,包括机器、工厂、油田、最好的农业用地。多数人只有在资本家允许他们使用生产资料来工作时,才能得到生计。这给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巨大权力——这就是在“自由平等”掩盖下的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5 13:53:49
满街的人为什么忙怱怱?资本主义会因为什么才开动?答案是竞争。没有竞争,便没有资本主义社会。一个社会如果根本而完全地消除了竞争,这个社会便不复是资本主义社会;因为随著竞争的消失,资本积累以及资本家十分之九的经济活动,都失去了主要的经济动机。
  竞争的基础又何在呢?竞争,以两个概念为基础,但这两个概念不一定交迭在一起。第一个概念是:不受限制的市场,这个市场没有任何固定的界限。第二个概念:要有多个决策中心——特别有关投资和生产问题的决策中心。
  如果一个资本家企业垄断了某一工业部门中所有的生产,竞争并不致于因此而消失;因为无限制的市场依旧存在,这个工业部门仍须和其它工业部门竞争,以求夺取尽可能多的市场。再者,外来的竞争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直接在同一个工业部门中开始竞争。
  在相反的情况里,竞争自然更不会消失。市场若完全受到局限,复加上许多企业都互相斗争以求攫取这个有限市场的一部份,则竞争必然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5 13:55:20
替资本主义辩护的人,常常指出产品价格的降低和市场和扩大,都是资本主义造成的好处。这个说法是对的。这是马克思所谓“资本的文明化使命”的一部份。确然言之,我们现在谈的这个现象既具辩证性,又极为实在;一方面,因为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出和工资等值的商品的速度愈来愈高,所以劳动力的价值便逐渐下降;另一方面,因为许多从前只能为少数人享用的东西,如今变成了大众消费品,亦即劳动力的价值能涵盖愈来愈多的商品的价值,所以劳动力价值同时又在上升。但是与工业品生产量的扩增同时,在工业先进国内出现了一次相当持久的农业危机,这不是偶然的。工业先进国中许多农产品的消费非特没有相对的增加,便是其绝对值也在减少中,例如面包、马玲薯、及日常水果如苹果、梨子等皆然。这些国家的农业只有在巨额的财政补贴下才能维持下去。
无论如何,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价值降低这事实是无庸怀疑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意味著制成品价值的降低,因为生产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愈来愈少了。资本主义手中可用以扩大市场、击败竞争对手的工具便在此。
  资本家要用什么方法才可以大量减低生产费用,而又大量提高生产量?这要靠机械化的发展,生产工具的发展,即日趋复杂的机动工具的发展,最初以蒸气为动力,然后赖汽油或柴油,最后靠电力发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5 13:59:51
无论谁对本贴,攻击谩骂。本楼主皆不回。我到要看看,你们的嘴脸。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的国家目标,永不会改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