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放了一周多时间了,定价5000,已经下载了10人左右,目前涨价到两万论坛币,不为赚币,只是不希望下载量过大,影响稀缺性,至于值不值得,可以问楼下已经下载到的人,或者看部分章节的介绍:
解释一下,这个并不是书,是【吴晓波《浩荡两千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讲座ppt】,总共73张ppt,是在下现场听吴晓波讲座,然后独家拷贝下来的。据我所知,当时拷走这个ppt的全国不超过三个人,然后各种网络上目前都没有这份ppt,这样全网独家的稀有程度,你觉得两万论坛币贵不贵?
部分ppt内容章节
一.研究中国的方法
二.中国历史上的十次大变法
三.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
四.面向未来:中国改革的前瞻性思考
-------------------------------------------
【历史上的集权与专制】
两大治理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党权)与相权(府权)
两种变型,发展与稳定
第一阶段:西汉至唐
案例:“文景之治”(70)与“七国之乱”
“贞观开元天宝盛世”(130)与“安史之乱”
第二阶段:宋
“杯酒释兵权”、王安石变法——从扩张到“维稳”
第三阶段:明清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
雍正:设立军机处
对外闭关锁国、对内男耕女织。城市化率。
(1300-1800,人均GDP为零,西方走出中世纪)
东方与西方:“历史的大分流”
第四阶段:晚清—民国—至今
党权与府权、中央与地方
--------------------------------------------------------------
皇权时期的四大制度建设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郡县制度(战国·秦)
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尊儒制度(西汉)
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军爵、科举制度(秦-隋唐)
宏观经济制度模式:国有专营、特许经营制度(春秋-晚清)
四大制度,历经千年探索而成
其中三个呈现精密的“钟表结构”,唯独经济制度极不稳定
---------------------------------------------------------------
【历代民营企业的四大经典困境】
困境之一: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楚河汉界”,前者垄断上游的资源、能源型产业,后者则控制中下游的消费生产领域,中国的市场经济出现“只有底层,没有顶层”的奇特景象
困境之二:政府与民间没有形成对等的契约关系,民间资本缺乏制度性保障
困境之三:权贵资本横行,寻租现象历代不绝,财富向权力、资源和土地猛烈地聚集
困境之四:在国有资本和权贵资本的双重高压之下,民间商人出现强烈的恐惧心理和财富幻灭感,产业资本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移,经济成长从而失去创新动力
-----------------------------------------------------------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给予我们的启迪】
1.“统一文化”是一切经济改革的前提
2.自上而下的改革,首要的突破口不是调整政府与民间的利益关系,而是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责分配
3.恢复民间资本活力的关键,不是垄断产业的一次性瓦解,而是以金融产业的开放为突破口的渐进开放
4.国有资本集团的改造,不可能以全面私有化为第一目标,而必须探索新的管理和利益分配模式
5.避免改革动荡的关键,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提高全民的生活和财富安全感
6.政治体制改革不一定能保证经济改革的成功,而没有政治体制改革为前提的经济改革,一定无法真正成功
-----------------------------------------------------------
【盐铁专营的制度性后果】
——卡尔·马克思:“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道格拉斯·诺斯:政府是“一种提供保护和公正而收取税金作为回报的组织,即我们雇政府建立和实施所有权。”
——中国政府收入由税赋收入和专营收入两项构成
国家必须控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国有企业应当在这些产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国家成为一个盈利性组织
国有企业——“看上去象企业的政府”
政府——“看上去象政府的企业”
政府与民间形成争利之势
-----------------------------------------------------------
变法之二:商鞅变法(公元前360)
1.以农立国,以战止乱
《遏制商业的靳令》:“国贫而务战,毒输于敌,无六虱,必强。国富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
六虱: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
“归心于农”,政策:禁止粮食买卖-提高商税-旅店国营化-取缔货币
2.军爵制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中国成为平民社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军爵制(武士)与科举制(文士)互为勾连,精英控制模式
【安史之乱后的变法内容】
1.征收财产税,“十分取二”;征收关税
——“商旅无利,多失业矣”
2.盐业专营:重新设立盐铁铸钱使,“尽榷天下盐”
3.刘晏:桑弘羊的创新版
Ø在盐政上的改革:
——统购统销政策改为“民产—官收—商销”
——制订了“常平盐”制度,防止投机牟利
Ø在流通领域的改革:
——建立常平仓(国营仓储和物流中心)
评价:“刘晏因平准法,斡山海,排商贾,制万物低昂,常操天下赢资,以佐军兴。虽挐兵数十年,敛不及民而用度足。唐中偾而振,晏有劳焉”
【“嘉靖首等富豪榜”(1522-1566)】
1.大臣:严世蕃(严嵩之子 )
2.亲王:蜀王、黔公
3.太监:黄忠、黄锦、成公、魏公、张二
4.都督:陆炳
5.土司:贵州安宣慰
6.晋商:三人(王崇古家族、张四维家族和马自强家族)
7.徽商:两人
8.地主:无锡邹望、安国
【统计】
十七个“首等富豪”中,十位是官员,拥有官商背景的晋商、徽商共5人,地主两人
财富分配的三个方向:官权、特权和土地
政府控制重要资源,商人利益完全依赖于政府授权,成“寄生阶层”
清代三大商帮--晋商、徽商、十三行,均因特许授权而致富
“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美·费正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