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院士:攀登生物克隆技术高峰
 

李宁,44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早就听说过李宁,因为他是中国农业大学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之一,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动物遗传育种学的特聘教授,是“973”项目“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克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而真正认识李宁,是从我国首例转有人α抗胰蛋白酶基因(hmAAT)的转基羊诞生开始的。
  2000年12月24日,北京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3只颈系红色绸带的小山羊在自己的“公寓”内从容面对玻璃窗外频频闪烁的闪光灯、摄像机,这就是中国农大与北京兴绿原生物技术中心合作试验成功的我国首例转有人α抗胰蛋白酶基因的转基因羊。这项成果是在国家生物工程开发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顺义区政府的支持下完成的。
  此后,国内外众多媒体对这项成果进行了报道,李宁的名字和他的成果同时也跃出了学术圈,为更多的人所知晓。
  其实,这项成果只是李宁主持的多项重大课题中的一个。
  中国农业大学有一座最高的建筑,名曰“科研楼”。夜深了,那里的灯光依然明亮。李宁就是那挑灯夜战的青年学者之一。每天晚上不到12点不回家。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很心疼他们,说:“李宁真的很忙,事情一件接一件,很辛苦。”
  李宁领导的课题组,多年来围绕体细胞克隆牛的生产技术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创新,大大提高了体细胞克隆牛的生产效率。在应用于高产奶牛、优质种公牛和优良地方品种牛的保护和扩繁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李宁认为长远的目标、持久的耐力,对搞科学研究的人非常重要。“两弹一星”,十几年的寂寞只是为了那一声巨响,“没那一声巨响,谁知道我们?”李宁很欣赏这句话,也常常用它去鼓励和鞭策自己的同事和学生。(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