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68 6
2008-01-03

正如网友所言,歹徒撤离已经是没有威胁当场人的意愿,而我们在这环节上失手杀人,成为一种崇拜的象征,那么我想问下:

以后歹徒作案是否还有必要产生怜悯之心,而为了毁灭现场目击证人,而杀人灭口,进行清场呢?

还有就是歹徒为什么冒险走这一条谋生之路?相信是弱者才选择吧,如果大家都生活过得去,那谁愿意冒这生命危险挺而走险呢?

不是为歹徒说话,是说不明白,公众的心态是什么?以暴制暴其实是完全行不通的,一个高压政策底下的政府也会产生鲁迅这样的一个文人,更不用说现今,麻木不仁的人需要什么呢?加强警力治安的效果也不会很明显,生存权还是没有解决,城市化的圈地运动速求发展权就只能背道而驰。

和谐、节日、文化,随着大量民工进城,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加快,类似的案例希望不要再重演。

否则,问题显得更加糟糕。

民众的依赖英雄或警察插足,说明了这社会,人人自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3 14:17:00

不如把更多的警力戒备所需要的经费投入到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结果会更加理想,而我们的政府或者说是上层人士的仇恨演变为以暴制暴,又怎么去责怪底层的仇富心理呢?不要动不动就删除帖子,有点背离人心的做法,你可以把言论上的过失进行总结和加以指正批评,让后来者辨别是非,认识真假,作出正确的选择,那就可以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这才是斑竹的责任,如果就简单来说这些不属于你们的职责范围内,那这个皮球又将踢给谁呢?看到了许多旧人都少上来了,不觉心寒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3 17:08:00

我倒觉得司机当时关车门夹歹徒是情况紧急下意识的反应罢了,夹死人了是个意外而以。倒是相关媒体把这个新闻的标题的转换我们更值得我们思考,联想最近的07年10大虚伪新闻

标题1:广州3歹徒抢劫大巴 一劫匪被司机关门夹死(图)

标题2:广州3歹徒抢劫大巴 司机用车门夹死1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3 22:00:00
真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3 22:13:00
这个门的安全性有问题,如果是个乘客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3 22:18:00
如果那个不是乘客,也不是歹徒,而是司机呢?正如李敖所言,人生不可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