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清算所得税业务案例分析:
企业清算所得税业务案例分析
蓝星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星公司)于2005年6月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中星集团出资600万元,占60%;自然人王某出资400万元,占40%),截至2009年9月30日,累计留存收益8100万元。由于公司生产环节污染严重,环保部门要求该企业关停,股东会于2009年9月30日决定解散并注销蓝星公司。
2009年9月30日,蓝星公司资产负债表如下:
单位:万元
资产 | 金额 | 负债 | 金额 |
货币资金 | 550 | 短期借款 | 100 |
应收账款 | 350 | 应付账款 | 200 |
其他应收款 | 100 | 应付职工薪酬 | 50 |
存货 | 2 600 | 应交税费 | 150 |
固定资产 | 6 000 | 其他应付款 | 100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400 | 负债总额 | 600 |
| | 所有者权益 | 9400 |
| | 实收资本 | 1000 |
| | 资本公积 | 300 |
| | 留存收益 | 8100 |
资产总额 | 10000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 10000 |
公司于2009年10月8日,成立清算组,并对外公告,同时向税务机关书面报告。
10月15日,公司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2009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现金补交所得税20万元。
主管国、地税分局于10月18日到蓝星公司进行税务检查,检查期限为2005年6月至2009年9月。10月20日检查结束,国税查补税款200万元、加收滞纳金20万元、罚款40万元;地税查补税款300万元、加收滞纳金30万元、罚款30万元。企业会计处理为: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 20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 000 000
——应交营业税等 3 000 000
其他应交款——滞纳金、罚款 1 200 000
清算期间共发生清算费用(不含相关税费)80万元。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处置收入、应纳税费如下表列示:
单位:万元
资产 | 账面价值 | 计税基础 | 处置收入 | 应纳税费 | 备注 |
货币资金 | 550 | 550 | 550 | 0 | |
应收账款 | 350 | 320 | 300 | 0 | 发生坏账损失50万元,符合税前扣除条件。 |
其他应收款 | 100 | 100 | 0 | 0 | 不符合坏账损失税前扣除条件 |
存货 | 2 600 | 2 590 | 3 200 | 598.4 | 增值税544万元,地税54.4万元。 |
固定资产 | 6 000 | 5 950 | 9 000 | 600 | 增值税30万元,地税570万元。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400 | 100 | 500 | 0 | |
合计 | 10000 | 9 610 | 13 550 | 1 198.4 | |
注:1、表中存货及固定资产处置收入为不含增值税收入
2、应付账款中有20万元因债权人注销无需支付。其他全部债务全部以现金偿还。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该企业2006年1月在股票市场购买的股票。企业初始购买价款为100万。截止2008年底,该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万。企业资本公积300万反映的是该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除上述资料外,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
要求:(1)计算蓝星公司应纳清算所得税;(2)分别计算中星集团应得清算分配额、股息红利所得、股权转让所得;(3)计算王某应纳个人所得税;(4)编制清算所得税申报表;(5)出具清算报告审核确认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