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9424 14
2013-12-23
田利辉
职称:金融学教授(博导)
职务:金融发展研究院负责人
研究方向:金融机构、资本市场、收购兼并、公司理财和公司治理

教师简介:
田利辉老师是伦敦大学伦敦商学院金融学博士,教育部重大课题“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研究”首席专家。
他曾于1997年获得中国律师执业资格,具有证监会认定的独立董事资格。
他曾任美国国际金融管理协会学术组织委员会成员、香港ZF大学资助委员会项目专家顾问、荷兰国家社会科学院外审专家,曾为英国科学院访问研究员,曾主持韩国Herald Business(韩主要经济日报之一)“田氏谈中国”专栏。
他曾获“北京大学最受MBA学生喜爱的老师”称号、“南开大学十大良师益友奖”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7-2013年连年入选美国《世界名人录》(Marquis Who's Who around the World)。
田利辉博士关于中国公司治理、企业绩效、国有产权、资本结构、发行上市等若干篇英文论文引用较广,曾荣获“全球金融学会论文奖”、“亚洲金融学会论文奖”、“中国金融年会论文奖”和“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一等奖”等荣誉,其研究获得了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美国金融交易局、欧洲联盟TMR基金和日本住友基金的资助。
其有关论文在Economics of Transition、《经济研究》等国内外知名学刊上发表。
田教授的国有股权论文目前名列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五年引用率“全球名”,IPO论文曾经名列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下载阅读率名。
田利辉博士曾受邀或受聘到英、美、德、法、日、韩等二十余国举行讲座报告,并在世界知识论坛、亚洲金融论坛等国际会议上演讲或主持; 中国中央电视台、韩国国家电视台、美国星岛日报、英国泰晤士报、BBC电台等多次曾对其采访报道。

教育经历:
北京大学学士学位
伦敦商学院金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密歇根大学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
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现任教于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

主要教授课程:
收购兼并、资本运作、公司治理、高级公司财务、证券投资、金融经济学等中英文课程

问答汇总:
Q1:坛友小鳄鱼a:
田老师您好,我以后打算研究公司金融方向,您觉得该怎样做才能少走弯路
A1:
学术是规范严谨的,所以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读文献!金融是西方发展起来的学科,我国的研究尚且滞后,要了解中国金融的具体情况。公司金融还要强调文字写作能力。多读、多写、多想,才会少走弯路!

Q2:坛友gfngfngfn:
田教授:
      您好!我是金融专业的一位研二学生,金融专业博士是我的梦想,我想继续深造,您的大名我早有耳闻,我很多南开的同学都向我推荐您,一直想有一个机会当面垂询您,今天借助人大经济论坛这个平台望您不吝赐教:
1)金融发展研究院主要致力于哪些方面的研究?教师师资如何?相比于其他学校的金融院系有什么优势?
2)我从您院的网站上看到院里经常组织或者协办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型学术论坛及国际会议,这些活动博士生会参与其中么?对于博士生来说会有哪些方面的提高?
3)因为现在就业的压力,您能介绍一下金融发展研究院历届毕业生的去向及薪酬待遇么?有具体数字及实际案例。
4) 据考博时间还有一段时间,想报考您的博士我该如何准备,重点复习些什么(能从专业课角度),另外我知道您是知名金融专业博导,南开大学又是名校,我还想问一下考您的博士难度如何(不好意思我有些不太自信)?
A2: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是一所以海外归国学者为主体、从事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以及培养高端金融人才的学术机构。我们正在努力聚集海内外的金融学和经济学高级科研人才,努力打造一个国际认可、国内领先的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推动中国金融研究和实践的规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大家知道,金融是南开大学的专业,相比于其他院校无论从品牌还是师资,从传统意识还是现代理念,南开金融发展研究院是具有优势的。
我院博士生在我院发起组织的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上与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等各大名校的院长、系主任对话,也能够与崔津渡常务副市长共同探讨。在我院讲座中,能够陪同诺奖得主Pelph,陈志武、俄国寡头等等名人,并与之讨论。应该说,够南开金融发展研究院成立不久,但是已经在国内外金融学术界算得上小有认可。每年都会牵头或者参与协办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及论坛,如:我院的“新金融论坛”、“全国首届博士后金融论坛”、“《经济研究》南开论坛”都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博士生是积极参与的,既锻炼了自身组织大会的能力,又增加了见识,增长了知识。
就业问题上,虽然年轻的南开金融发展研究院业绩应该说是不凡的。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成绩喜人。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一线城市,并且基本都在金融行业,其中尤以银行业最多,占就业人数的48%,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捷成银行等知名银行。其余同学则进入新华信托、英大证券、银监会等高等金融机构。我院硕士毕业生的薪酬起步高,有的甚至上万,比如梁晋嘉同学毕业后就职于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起薪为2万/月。
我院在职金融学博士生姚子平,现任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裁,历任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企业规划发展部部门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五矿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五矿集团公司董事等职位。曾荣获2010年第十七届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2007年中国团中央“中央企业杰出青年岗位能手”;2006年中国团中央“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
还有,我院11届硕士毕业生杨锐,现任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副总裁,兼任投资管理中心联席总经理、青岛新大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杨锐先生历任中科招商高级投资经理、业务董事、投资总监、总裁助理等职务,毕业两年内连升8级。杨锐先生目前全面负责中科招商投资业务的管理工作,重点关注TMT和大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主导和参与完成了对青岛新大地食品、移盟传媒、金山、中联重科等多个项目的投资,涉及金额数亿元。
总结三年来金融发展研究院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每年就业都有不同点的升华。在号称史上“最难一年”时,我院能有如此成绩,是学院及学生共同努力的成果。 2013届就业报捷无疑为下一届学生招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Q3:坛友tonysun_cn:
刚才问了您几个关于信贷歧视的问题。再补个问题,您在田利辉(2005) “田利辉. 制度变迁, 银企关系和扭曲的杠杆治理[J]. 经济学 (季刊), 2005, 4(10): 119-134”中提到说当信贷流入国有控股企业时,实际上出现了国有控股企业现金流上升这么一个反常的现象,那么这就说明流入到国有企业的信贷实际上并没有用作实际生产,而是在一些生产的过程中被空耗或者被挪用了。那么这样的信贷利用是低效的,也是有很高风险的。这说明国有企业在信贷市场上,无论是在事前房贷,还是时候还贷上,都具有某种反市场力量的“特权”。那么您认为,这种反市场力量的来源是什么。是银行盯住企业的政治关联进行放贷,还是银行迫于ZF的压力对国企的放贷?
A3:
来自于银行和企业的共同国有产权和政治关联,相关文章可阅并欢迎批评指正:
1.        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促进还是抑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视角的分析 《经济科学》
2.        政治关联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三大效应《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
4.        海外上市:为何肥水流向洋人田,《北大商业评论》,2006年第6期(独撰)
5.        海外上市、制度跃迁和银行绩效—“中银香港”案例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2期 (中国案例研究中心学术案例奖) (独撰)
6.        制度变迁、银企关系和扭曲的杠杆治理,《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四卷(总第18期)(中国制度经济学会2005论文奖) (独撰)
7.        国有股权对公司绩效影响的U型曲线和ZF股东两手论,《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独撰)
8.        国有产权、预算软约束和中国上市公司杠杆治理,《管理世界》,2005年第7期(独撰)
9.        杠杆治理、预算软约束和中国上市公司绩效,《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3卷(总第13期)(独撰)


Q4:坛友xueyingzhao:
田老师,您好。我认为,对“金融”一词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资金融通,金融业最本质的工作是使资金市场达到供求平衡,是某种程度上的帕累托改进。但反观现在的国内金融业,有很多人是为了投机赚取利润,而这又是以其他人的巨额损失为代价的,算是一种零和博弈。这种现象是不是对金融发展本意的违背呢?不知田老师对此有什么看法?谢谢老师!
老师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什么看法?(最近很热的比特币似乎预示着互联网金融的巨大潜力)谢谢老师!
A4:
是的,金融本来是服务业,是高智商和高学识人员进行的端菜和洗盘子等服务性的工作。但是,目前金融服务人员已经成为很多国家或经济体的所谓老板,控制影响着实体经济。华尔街成为了世界中心!人类在拜金主义的大旗下逐渐沉沦......
在第十三届中国(天津)信息技术博览会上,我指出要区分“金融的互联网”和“互联网的金融”,二者分别需要在严谨审慎监管前提下的大力推进和高速发展。比特币是金融的互联网,应该人类摆脱美元霸权目前主要的希望,但是不应该过度炒作。在我国央行等强力机构的打压下,大理石、玻璃杯、泡沫都能被打算,遑论一个日本密码学者发起的比特币!

Q5:坛友rainbow19720731:
为什么中国企业并购成功率这么低呢?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
A5:
不仅要并购,而且要整合。我国金融总和政治共舞! 不能唯才是举,只是裙带关系。岂有不败之理?

Q6:坛友haddy1009:
田老师:
    您好!
    很荣幸能有机会向您请教,我现在是一名在读硕士生,对研究挺敢兴趣,想报考金融学的博士研究生,想问一下,如果报考贵院,需要着重复习哪些教材,以及贵院对录用学生的要求是更看重学术潜力还是成绩?谢谢!

A6:
看重潜力,唯才是举! 经典教材参考书推荐::《公司财务原理》     (英)布雷利,(美)迈尔斯,(美)艾伦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投资学》(美)博迪,(美)凯恩,(美)马库斯       机械工业出版社;《货币金融学》       (美)米什金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Q7:坛友nkzc:
田老师您好:
请问:
1.美国退出QE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汇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比如中国、印度、东盟国家等
  是不是不良影响很多?
2.美国不再实施量化宽松,美元会升值吗?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利率会升高吗?中国外汇储备会进一步增加?国内  输入性通胀会进一步加大吗?

A7:
QE退出影响巨大,新兴市场风暴呼之欲出!美元适当升值,经济内伤严重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国内的外汇储备由于美元升值会增加,国债利率会上升。白条会显得更值钱!国内却要面对又一次严峻的输入性通胀问题...

Q8:坛友笛子幽幽:
田老师,您好!
看到您的主要研究方向中包括利率市场化,最近也在看这方面的一些文章,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近年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也在加快。同时,我也十分关注农村信用社与利率市场化之间的关系,请问田老师您对利率市场化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影响有什么看法?

A8:
各国利率市场化经验表明,农村信用社可能会大面积破产倒闭

Q9:坛友dktan:
田老师您好:
      1.我国最近正在准备期权类衍生品的推出,您认为期权的推出会对股票市场,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您能否介绍一下我国公司治理领域实物期权(real option)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您的看法?谢谢您~

A9:
理论上是有利的,但是实践中可能成为牟利工具。公司治理的股票期权应用应该在非上市公司中推广,在上市公司严格监管。

Q10:坛友zzhhll12345:
田老师:您好,都说读博很痛苦,特别是对女生,您对女生读博有什么建议?
A10:
做成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都是痛苦的!人生是需要修行,而非享受的。女生读博,成为学者,比女商人和女干部都要更令人仰慕,更加滋润。学者是有一定时间自由的,你可持家有道同时事业有成!你可更显年轻,因为保持青春的秘诀是和青年学子一道。母亲是孩子的任老师。也因为你成为专业化的老师,你的后代更加聪慧,家族兴盛!

Q11:坛友captainchen:
田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研一的硕士生。大家都说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南开大学是一所著名的高校,金融学也是热门专业,您更是一位令我十分钦佩的教授。因此,我想根据自己的兴趣读博,并选您做导师,跟着您读博士,我也了解到您十分擅长微观金融领域,而我也对公司金融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我本专业是国际金融方向的,我想知道我需要做哪些工作,熟悉哪些方面的模型以及哪些计量软件才能有希望被贵院录取,并能够顺利的进行博士学业?

A11:
录取过程主要看你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和学习毅力,因为模型和技术都是可以学习的。如果时间尚早,建议加强学习,了解金融前沿,可以使用stata试着分析我国资本市场(譬如Fama-French三模型的适用性)和我国金融机构(VaR)、企业(TFP EVA ROA等等)

Q12:坛友gzhswufe:
田老师您好,我想向您请教一个关于利率市场化的问题。近期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加速,18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到需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从中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必将释放改革红利,引导资源合理分配,但短期来看,对市场的冲击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呢?
A12:
综合配套,迎接冲击;把握机遇,着眼长远

Q13:坛友芷禅:
田老师,您好,我本科并不是学金融的,但是对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您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增强这方面的学习有什么建议,能推荐一些有帮助的书吗?
A13:
《公司财务原理》     (英)布雷利,(美)迈尔斯,(美)艾伦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投资学》(美)博迪,(美)凯恩,(美)马库斯 机械工业出版社;《货币金融学》       (美)米什金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金融工程》(美)博蒙特机械工业出版社。

Q14:坛友winniechan:
田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贵院招生对博士生的本科、硕士毕业院校有要求吗?非211的学生也可以报考吗?另外,我了解到南开大学的经济学院也有开设金融系并且招收博士生,请问贵院的博士与经济学院的是否有区别呢?
谢谢!

A14:
我院更为强调公司金融、证券市场和资本运营等现代金融问题,关注理论指导下的实证分析和具体案例,强调采用西方学术规范分析中国金融问题。

Q15:坛友waterliting:
田老师您好!非常希望加入您的团队学习,希望您能回答一些我的问题。
1. 贵院招收博士更加倾向于哪一研究领域的学生呢?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水平有哪些要求?
2. 除了博士助学金,贵院对于博士生是否有一些其他的奖学金补助?

A15:
唯才是举,不限领域!我院有着我院自有的一些奖助学研金,譬如现代集团的雅科仕奖学金只颁发给我院学生...

Q16:坛友anan722:
田教授,您好!请问报考您的博士研究生有什么要求?您现在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哪几个话题?
A16:
ifd.nankai.edu.cn 或查询相关文献

Q17:坛友lv200639:
尊敬的田老师:
您好!首先感谢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回答我们的问题。我是武汉一名高校的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方向是公司理财方面,想问一下互联网金融对A股市场有何影响?另外,我2014年毕业,有较强读博意愿。经朋友推荐,我在贵院网站上看到了博士生的招生简章。但我还想了解一些更具体的信息,例如博士生是否有机会公派出国留学,贵院博士生毕业去向如何?希望田老师能够予以解答。谢谢!

A17:
南开金融发展研究院博士生是有联合培养公派出国的名额和机会的

Q18:坛友a0821:
田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贵院今年招收在职博士生吗?我打算读博士现在应该进行哪些准备?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训练?
A18:
特别的在职人员可以特别申请。我院有在职博士生,但是并不鼓励半工半读。

Q19:坛友FDIdoc:
老师好,请问您对自己博士生招生的专业背景是否有偏好,如果说我之前工科生,但是本科辅修过经济专业二学位,硕士也转为了金融学,您是否愿意招我这样的学生呢,谢谢老师~
A19:
没有偏好,强调逻辑能力、分析能力和学习毅力。人品要好,然后唯才是举

Q20:坛友chen2882396:
尊敬的田老师,我在网上查询以及通过前辈同学的推荐,得知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是一个极具科研实力的院系。我的问题是,
1、贵学院在招收博士生时有什么样具体的要求以及具体的招生的流程是什么?
2、贵学院博士生有哪些专业方向?是否有重点强势方向?
3、贵学院博士生是否有对外交流或者公派留学机会以促进博士生的国际化培养?
以上是一些问题,希望得到田老师的解答,谢谢!

A20:
请参阅http://ifd.nankai.edu.cn/contents/138/2471.html 我院博士生有公派出国机会和名额。我院是今年教育部金融重大课题的研究基地

Q21:坛友yue:
请问田老师,怎样打好公司金融研究的基础,需要准备好哪些方面的基本经济学理论和数学工具啊?
A21:
http://ifd.nankai.edu.cn/contents/138/2471.html

Q22:坛友songzht:
1, 请问田老师在南开大学有公开课吗?真希望有机会去听田老师的课
2, 请问田老师: 您如何评价此次修改过的A股IPO制度, 您预期会对A股产生怎样的影响?
3, 您认为IPO融资与股市的整体表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IPO融资量巨大对股市表现具有显著的负面、中期的影响吗?还是,股市表现是决定某一时间段的IPO融资量的因素?
4,您认为强制上市公司分红是否合理?并且把分红与再融资资格相挂钩是否是矛盾的呢?
5,您认为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成为潜在的被收购对象应具有哪些特点?比较中国、美国市场,成为这种潜在的被收购对象,这些公司的特点是否不同?
6,请教田老师,如何仅从上市公司公开信息,评价和判断公司的治理水平和特点?

A22:
A股制度正在修改,短期影响负面,牛市不宜,长期可以逐步健全。管理层认为股市表现是决定某一时间段的IPO融资量的因素,这是错误的;强制上市公司分红, 也是错误的。潜在收购对象或者技术独步天下,或者价格低于价值,出现低估,或者符合收购者的战略设计... 公司治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所谓指标量化哗众取宠而已。

Q23:坛友yeting2000:
田老师:
      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为我们解答问题,我的问题是:近期经常在论坛上看到有关我国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楼市将在不久的将来崩盘的分析和论断。且不管这些见解的准确性与否,存在的必然会逐渐走向消亡,物极必衰的道理很符合目前的实际。那么假设真的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势必会造成民间大量资金闲置,但银行可能会有许多因倒闭形成很多的坏账等等。金融市场必然会造成很大的动荡,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如何合理引导各种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得这种动荡所造成的损失最小坏,想请教您的看法,谢谢!

A23:
倘若ZF不乱出招,专家不瞎拍砖,我国房地产泡沫不会马上破裂,但是长期来看会是非常严峻的问题。我国房地产问题需要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引导社会理念,需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Q24:坛友孟刘宝宝:
田老师
        您好,请问:1美联储QE3的退出会不会刺破房地产泡沫?
                             2当前经济环境,凯恩斯主义是否越来越无效?

A24:
有影响,但不会刺破我国的房地产泡沫。凯恩斯主义早已认为并非有效,西方讲得是“新凯恩斯主义”,要粗调经济。详见小文        理性预期、ZF干预与凯恩斯主义的学术论争 《改革》,2013年,第3期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2-23 11:57:2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3 12:53:25
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3 13:09:56
支持,学习,经济方面还不是太懂,努力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3 13:37:16
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3 14:10:2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