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中国铁路建设加速,2009,2010年铁路里程增速分别为7.8%和5.8%。配套的火车站建设正在进行中。
2008年铁道部副总工程师郑健在一次铁路自主创新媒体见面会上向记者透露,铁道部编制了一份专门的铁路客运站规划,将投资1500亿元新建或改建548座客站,并在全国建成六大枢纽性的客运中心和十大区域性客运中心。
目前6大枢纽性客运中心和10大区域性客运中心最晚在去年都已开始建设,不少已完工,未完工的大部分是已有客运站的扩建,可能会放缓建设进程。
从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看,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负增长,特别是8月份增速已经下降-67%。从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的收入增速看,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速下降至16%和18%。而看他们的新签项目合同,中国中铁今年上半年公布的新签合同额大幅下降。虽然现在放缓建设,但铁路建设仍是最重要交通方式,未来还会恢复增速。
精工钢构09年-11年接的铁路火车站项目较少,总计8.75亿元,占三年公开大项目金额的13%。
表1:精工钢构各大铁路枢纽项目

航空方面,2008年民航总局制定了《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全国共构筑北方(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大区域机场群。据初步计算,完成民航的规划,需要投资4500亿元(静态投资)。
图1: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分布图(2020年)

全国80%以上的县级行政单元能够在地面交通100公里或1.5小时车程内享受到航空服务,所服务区域的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82%、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总量的96%。全国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主要开放城市、重要旅游地区、交通不便中小城市等均有机场连接,形成功能完善的枢纽、干线、支线机场网络体系,大、中、小层次清晰的机场结构,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更加紧密,与城市发展更加融洽。
桥梁建设的数量与规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科技进步和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我国是一个桥梁大国,桥梁建设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青藏铁路沿途上百座桥梁,主要桥梁都是采用钢结构形式。长江流域沿江地区几乎都开始长江大桥的建设,基本上全部采用钢结构形式。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铁路桥、公路桥及城市交通立交桥建设增长很快,全国实际钢结构桥梁年产量已经超过100万吨。
我国海洋石油已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将需要大量海上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另据统计分析,全球大约40%的在用的海洋石油平台的年龄超过20年,其中相当一部分将在未来5年内更新,即每年大约需要更新50余座海洋油气平台。因此,未来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对海洋平台钢结构将产生长期的持续性需求。
钢结构住宅由于其抗震性、工期短、节能等特性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普遍推广。特别是日本由于,地震频繁大量采用钢结构住宅。到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预制装配住宅中木结构占18%,混凝土结构占11%,钢结构占71%。我国最早的钢结构住宅是1994年11月建于上海北蔡的8层钢结构住宅。目前,在住建部的推动下,钢结构住宅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至此已建成了32个约300万平方米的钢结构住宅项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新增人口急速增长,对住宅的需求极为紧迫,工业化生产的钢结构住宅将成为首选。
城市化率每提高1%,城市人口将增加1300万,按人均住宅面积25平米(全国人均住宅面积28平米),则需要新增住房面积32500万平方米。再加上原有旧屋拆迁,以及没有计算进城市人口的2亿多农民工,近几年每年近6亿平米的住房竣工面积仍供不应求。城市化率达到50%会后有加速趋势。日本1950年到1960年10年城市化率从38%上升到64%,平均每年增长2.6个百分点。预计中国未来城市化进程也会加快。因此工业化程度高工期短的钢结构住宅有一定的优势。
钢结构住宅在节能方面的性质也有利于其推广。钢结构可循环利用在资源短缺日趋严重的未来将受到重视。
钢结构住宅的综合造价并没有比混凝土住宅高太多。根据现有的工程经验,一般9~14层的钢结构住宅的土建造价大约在1100~1300元/m2左右,型钢用钢量大致在40~50kg/m2左右,钢筋用量在20kg/m2左右。综合起来造价比混凝土结构高5%左右。
但是钢结构住宅的得房率比混凝土住宅高7~10%,施工工期可以减少30%。因此房地产商并不抵制使用钢结构住宅。但是因为前几年住房供不应求,房地产业毛利率极高,因此房地产商没有动力改变原有的建筑方式。而且消费者对钢结构住宅的不了解也使房地产商担心出售有困难。
在钢结构住宅供应上,宝钢、赛博斯、杭萧钢构、莱钢建设等已经开始产业化道路,可以支持钢结构住宅的快速发展。
钢结构住宅目前普及度低的主要原因还是居民对这种类型的住宅的接受度很差,成本并不是主要原因。钢结构的防火能力、隔音效果差这些缺点直接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效用,而其优点与使用者的效用相关度弱。这就导致目前钢结构住宅的市场小。
但是,防火与隔音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隔音问题只要使用墙面材料就可以解决。防火问题通过使用新型钢材料(不同合金)、涂层,钢-混结构来解决。
1998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建筑技术政策”(1996年-2000年),提出了发展钢结构住宅的要求。2002年住建部印发《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技术导则》对12层以下钢结构住宅建设的设计、施工明确了产业化技术内容。2003年建设部下达了编制《钢结构住宅》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的任务。2009年,住建部及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委员会联合编制并发布《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至此钢结构住宅有了自己的行业规范。
十二五规划大力鼓励建筑节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透露,为推进未来我国绿色建筑,我国将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政策。未来采取的策略将包括购房贷款利率优惠,并在试行物业税的地区减半征收物业税。即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可以享受贷款利率优惠,在试行物业税的地区物业税减半征收。而“十二五”期间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将首先成为“节能房”。